【資料圖】
河北新聞網訊(通訊員楊軍、張單 河北日報記者王育民)12月27日,由中國石油冀東油田與塔里木油田聯合研發的中石油首臺全天候光熱真空加熱爐在塔里木油田輪南LG11-5井成功投用,標志著中國石油在油氣加熱領域再次取得新突破。
油氣田開發能源利用形式主要為熱能,其中低溫位加熱占比80%以上,主要用于分離、集輸、脫水等環節。傳統加熱方式主要是燃燒天然氣或使用電力,均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碳零排放,且成本居高不下。
近年來,冀東油田緊緊圍繞“雙碳”目標,嚴格落實中國石油清潔替代、戰略接替、綠色轉型“三步走”的總體部署,依托集團公司油氣集輸加熱爐技術研發中心,與塔里木油田緊密合作,積極推進新能源加熱爐技術的自主研發與現場應用。此次投用的全天候光熱真空加熱爐,利用太陽能集熱、相變儲熱、自動配熱及谷電加熱等技術對介質循環加熱。通過利用太陽能和電能等資源,可滿足24小時加熱、用熱需求,一舉解決了光電、光熱間歇性和穩定性差等痛點問題。全天候光熱真空加熱爐的投用,不僅可以擺脫對傳統加熱能源的依賴,真正實現“零排放、零污染”,還從本質安全、節能排放及經濟高效等方面超越并完全替代了傳統API標準的加熱爐產品。
按照實際運行工況計算,塔里木油田輪南LG11-5井應用全天候光熱真空加熱爐后,每年可節約標煤21.5噸、二氧化碳減排35.1噸,同時還能大幅減少硫化物、氮氧化物等有害氣體排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顯著。如果在中國石油上游企業全面推廣,預計每年將減少燃用天然氣10億方以上,相當于增加了一個大型氣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