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河北新聞網1月1日訊(河北日報記者郭東)2023年1月1日,時值元旦佳節,雄安新區首批市場化項目——雄安·電建智匯城迎來首期開園運營,40余家企業將集中入駐。這是雄安新區首次以市場化運作方式大規模集中式的企業入駐,也是雄安新區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積極響應中央工作經濟會議精神,落實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載地的又一新進展。
雄安·電建智匯城是雄安新區首批市場化項目,結合區位情況、項目用地性質、現有資源等,提早謀劃了產業布局,錨定“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高端現代服務業、現代金融、智慧制造、創新孵化”等產業方向,是承載產業發展的重要載體,為符合新區定位規劃的高端高新產業導入提供了辦公支持,對吸引和集聚創新要素具有重要意義。同時,此次產業集中導入對城市繁榮有促進作用,也是加快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重要舉措,具有示范效應。2023年伴隨其他市場化項目竣工,會為更多企業疏解和投資發展提供良好的辦公環境和營商環境。
據悉,此次集中引進的40余家企業包含國際公司、上市公司、獨角獸企業以及中國電建上下游企業,是中國電建踐行自有資源與社會資源“雙循環”的格局模式下的累累碩果。據悉,2022年,雄安·電建智匯城項目堅持高標準、高質量的建設要求,實現了166萬平米項目工程的全面封頂以及首期開園運營,并實現首次集中引進落戶。
此外,在集中引進企業簽約入駐的同時,中電建依托中國電建集團投、建、營一體化發展優勢,聯合數百家企業,發起成立中電建產業聯合體,踐行雙碳發展、數字經濟、制造強國戰略,以“智慧低碳產業、幸福產業、智能制造產業”三方向為重點,構建產業生態鏈體系,打造雄安新區產業導入的助推器。
中國電力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中電建將從加強輿論宣傳力度、加強資源平臺合作、加強營商政策服務、加強產業IP運營四方面入手,積極發揮電建產業聯合體平臺作用,整合國際國內一流的產業圈層資源,打造產業生態鏈;立足雄安容東智慧體驗中心、體驗中心北京館、雄安中國電建大廈、智慧城市全球論壇等IP,加強產業IP運營招商,擴大產業導入規模,為雄安新區疏解工作作貢獻,高標準、高質量推動雄安智慧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