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秦皇島持續強化產業幫扶促進群眾增收
2022年脫貧人口人均純收入較上一年增長11.9%
河北日報訊(記者張輝)“家里有老人和兩個孩子要照顧,我無法出門打工。現在好了,不耽誤照顧家人,利用空閑時間干活,一個月能掙1500余元!”近日,秦皇島市青龍滿族自治縣隔河頭鎮樊家店村的樊桂梅說,自從村里建起了扶貧車間,她就把縫紉設備搬進了家里,一邊照顧家人一邊生產。
秦皇島市共有脫貧人口29427戶、77147人,脫貧村142個,全部在青龍滿族自治縣。始終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作為重要政治任務和“一把手”工程,秦皇島市持續強化產業幫扶,筑牢脫貧人口穩定增收的根基。2022年,全市共投入各級銜接資金39340萬元,其中用于產業幫扶資金23669.17萬元,占比60.17%。累計培育發展市級以上產業化龍頭企業58家、農民合作社2026家、家庭農場312個,創建農業產業化聯合體9個。
“感謝老鐵們的支持!今天直播間里是咱家特產板栗,生吃脆甜,特別好剝皮?!弊谧约椅堇?,通過鏡頭向網友推介自家農產品,是這個冬季青龍滿族自治縣肖營子鎮五指山村村民的常態化活動。紅薯干、紅薯粉、板栗、蘋果、核桃、小米……各種特產通過電商平臺賣到了全國各地,許多村民成了能直播賣貨的新農人。
五指山村板栗種植面積16000多畝,年產板栗1600多噸。結合實際村情,駐村工作隊提出了“板栗為體、電商為翼”的發展思路,大力發展以板栗為主的電商產業。到2022年11月,五指山村建成電商共享直播間5個、從事電商銷售152人,成為遠近聞名的“淘寶”村、電商村。據不完全統計,2022年1月至11月底,該村電商銷售額達410萬元。目前,投資一千萬元建設的3000余平方米電商產業園主體已經完工,今年3月投入使用,將為全縣特色產業發展、電商發展提供更好的條件。
秦皇島市用好用活用足脫貧政策,做實做細做優增收文章。2022年,第一書記、工作隊繼續在派駐的脫貧村、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發展特色產業,全力爭取各級幫扶資金和項目。同時,推動“萬企興萬村”行動提質增效,全市181家民營企業(商會)對口幫扶142個脫貧村,已實施幫扶產業項目15個、投入資金63913.02萬元。
因地制宜,探索發展本地特色產業,脫貧村的產業發展起來了,村民的日子更好了。2022年,秦皇島市脫貧人口人均純收入12209元,較上一年增長11.9%,增速高于當地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