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2021年以來,阜平縣課后服務工作扎實開展,義務教育階段各中小學深入挖掘地域特色和學生需求,以促進學生健康、快樂、幸福成長為目標,精心打造豐富的課后服務特色課程,全縣課后服務呈現出“百花齊放、欣欣向榮”的良好局面。
“阜平課后服務采取‘1+X’模式,其中,‘1’指學校每一天都要對學生進行作業輔導;‘X’指涵蓋音樂、體育、創意、實踐四大類多達130個品種的社團。學校針對中小學生不同年齡特點,實行‘小學教師走班制、中學學生走班與教師走班相結合’的課后服務管理方式。”阜平縣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說。
阜平通過內引外聯,充分發揮教師、志愿者、家長特長,依托學校設施條件,根據學生的性格、興趣特點,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如:白河學校的“機器人”、阜東學校的“耕讀”、八里莊小學的“小講解員”、照旺臺小學的“武術”、平陽小學的“書法”等眾多社團成績斐然。在馬蘭花兒童聲合唱團的引領帶動下、保定音樂學院的支持幫助下,阜平還組建了阜平縣教師藝術團、102個學生合唱團、73個學生舞蹈團,成功舉辦了藝術節匯演。
同時,因地制宜,積極挖掘地域特色,有效激發學生濃濃鄉情,鼓勵學校取材當地,融合現代化元素,改進鄉村游戲,有力促進鄉村教育創新發展。馬蘭小學的“音樂谷”、龍泉關學校的“衍紙”、阜東學校的“秸稈手工”、臺峪學校的“葫蘆雕刻”等特色課程,讓學生用自己的方式歌頌家鄉的鄉土熱情。
注重紅色傳承,發揮基地實踐作用。利用阜平晉察冀革命紀念館、天生橋瀑布群、駱駝灣脫貧攻堅實踐基地、栗園鋪香菇種植示范園區等產業集群資源和教育基地,讓學生在實踐中接受紅色教育、生態教育、愛國教育、勞動教育、鄉土教育等,進一步引導學生提高愛祖國、愛家鄉的意識。(燕趙都市報縱覽新聞 鄭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