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舉行第三場集體采訪活動
【資料圖】
這么近那么美,人大代表邀您周末來河北
河北省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舉行第三場集體采訪活動。河北日報記者史晟全攝
1月13日晚9時,河北省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舉行第三場集體采訪活動,紀青云、李金焱、孟輝、趙德勇4位代表以“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為題,熱情宣傳推介家鄉豐富多彩的旅游文化資源,誠邀大家來河北“打卡”休閑游玩。
“我省是全國唯一兼有高原、山地、丘陵、平原、湖泊和海濱的省份。璀璨的歷史文化、壯美的自然風光、絢麗的民俗風情、享譽全國的紅色文化,都使燕趙大地熠熠生輝。我們河北的美,有嬌美有颯爽,有溫潤也有澎湃?!被顒蝇F場,一直從事節目主持工作的河北廣播電視臺播音管理委員會秘書長紀青云代表,臨時做起“老本行”,邊主持邊和其他3位代表暢聊起來。
河北廣播電視臺播音管理委員會秘書長紀青云代表。河北日報記者史晟全攝
紀青云代表的開場介紹,引起滄州日報社今日渤海網編輯室主任李金焱代表的強烈共鳴。
“一水連南北,文脈貫古今。”李金焱代表激動地說,滄州歷史悠久,文化旅游資源豐富。京杭大運河滄州段長達216公里,流經滄州境內8個縣(市、區),沿線形成了一大批非遺項目、旅游景區、文化產業基地,占全市文化旅游資源的一半左右。除了千年運河,滄州還有聞名世界的吳橋雜技,久負盛名的滄州鐵獅子、東光鐵佛寺、南大港濕地自然保護區、紀曉嵐文化園……
滄州日報社今日渤海網編輯室主任李金焱代表。河北日報記者史晟全攝
“令人振奮的是,政府工作報告提到要抓好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長城文化旅游帶、大運河文化旅游帶等建設。”李金焱代表說,今后她將不遺余力地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宣傳好大運河文化,為建設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河北段)、打造“中國大運河非遺之城”貢獻力量。
唐縣縣委副書記、縣長孟輝代表。河北日報記者史晟全攝
與歷史悠久的滄州千年運河相比,位于太行山東麓的唐縣的旅游資源毫不遜色。唐縣縣委副書記、縣長孟輝代表介紹,唐縣是千年古縣、堯帝故里,被譽為中國唐堯文化之鄉,是革命老區、紅色大縣,也是生態大縣、京津冀生態屏障,擁有各類景點64處,國家級和省級森林公園2家,4A級景區1家、3A景區4家,縣域旅游資源豐富,且極具文化特色。
“唐縣山美、水美、人更美,我真誠邀請大家抽空到唐縣走走看看,親身感受當地的旅游文化和風土人情?!泵陷x代表表示,今后縣里將結合自身情況以及其他太行山區縣資源稟賦和旅游開發現狀,做好旅游頂層設計,注重發揮比較優勢,做優做強太行山旅游品牌,大力推進文化旅游產業與其他產業融合發展,開發多元化旅游產品,滿足游客個性化需求,打造縣域經濟發展新引擎。
河北師范大學法政與公共管理學院院長趙德勇代表。河北日報記者史晟全攝
從大運河、漳河到太行山、燕山,基于豐富山水資源形成的燕趙文化源遠流長?!敖陙?,我省文化遺產傳承保護取得新成效,但仍有很多文化旅游資源有待進一步開發?!?河北師范大學法政與公共管理學院院長趙德勇代表說,優秀傳統文化是旅游發展與創新的“根”與“魂”,發展文化旅游產業,必須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讓更多傳統文化“重回生活”,煥發時代光彩。
圍繞如何做好傳統文化推廣,吸引更多人來河北旅游,趙德勇代表建議,建立由政府部門、高校、研究院所組成專門的工作機構,負責提供文化政策咨詢、文化發展項目確定和歷史文化研究選題的征集和評選,深入挖掘優秀傳統文化,更好地做好當地旅游開發。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綠色發展、創新發展,把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和創新動力。同時,對特定文化資源,可通過立法的方式予以保護和推廣,為文化傳承提供法治保障。(河北日報記者 張淑會 崔叢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