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石家莊,非遺過大年。由石家莊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主辦,河北新聞網承辦,各縣(市、區)文化和旅游部門協辦的“玉兔迎春——多彩石家莊 非遺過大年”活動正式開啟!臘月二十三至正月十五,我們將每日為您帶來一項石家莊非遺項目,通過年俗來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共享非遺之美。今年春節,跟著小編一起來感受石家莊非遺里的濃濃年味兒吧。
臘月二十七是中國農歷十二月(又稱“臘月”)二十七的俗稱,也是中國春節的傳統節日之一。中國民諺稱“臘月二十七,宰雞趕大集”。在這一天,家家戶戶要宰殺自家的家禽,還要趕集、采購。“二十七,宰年雞”更是烘托出雞在臘月傳統節日中的重要地位。今天我們一起品味金鳳扒雞,準備迎接新年。
金鳳扒雞手工制作技藝。石家莊洛杉奇食品有限公司供圖
(相關資料圖)
金鳳扒雞起源于20世紀初的石家莊大橋街。1908年,創始人馬鴻昌隨父由保定來到石門,在大橋街開辦紅須利店鋪,經營傳統的五香燒雞。1927年他開始在大橋街將燒雞做得小有名氣。1933年,五香燒雞名滿華北。1949年,師承于馬鴻昌的儲勤永引進、吸收德州扒雞的優秀工藝,結合自身傳統,采用獨特的制作方法,創制石家莊扒雞,并將店面命名為石家莊大橋街扒雞店。他們用蜂蜜對雞進行上色炸制,并用中藥秘方老湯煮制,做出來的扒雞風味獨特,色澤金黃,味道純正,香味撲鼻,全城聞名,每天供不應求。
金鳳扒雞手工制作技藝。(石家莊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供)
從石家莊大橋街扒雞店,到石家莊市食品公司再到石家莊市回民扒雞廠,歷經幾次發展變遷,20世紀80年代初,回民扒雞廠設計了金鳳商標,并在1984年成功注冊。金鳳寓意“雞窩里飛出金鳳凰”,盼望能如鳳凰涅槃,讓老字號、老產品走出石門,沖出國門再獲新生。同年,“金鳳扒雞”在天津榮獲商業部優質產品稱號,并在1987年蟬聯了這一稱號。目前石家莊洛杉奇食品有限公司成了金鳳扒雞的新載體。
在河北省石家莊市洛杉奇食品有限公司,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金鳳扒雞”第五代傳承人董蘭坤(左)調配十八味輔料。新華社發(許建園 攝)
金鳳扒雞經過對原料雞的精挑細選,再通過沖洗、整理、捌制、造型等多道工序后入鍋,用經過科學測定和嚴格控制的油溫將產品炸至金黃色,再利用百年老湯佐以十八味名貴中草藥燜煮十幾個小時以上(其中不添加任何防腐劑)制作而成。
在河北省石家莊市洛杉奇食品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將制作好的雞體進行晾制。新華社發(許建園 攝)
由于以上控制嚴格的操作程序,使得金鳳扒雞具備了炸得勻、煮得久、燜得爛、易脫骨、色形美、香味厚的特點,易儲存、易攜帶,加熱冷拼均可,食用方便,安全、衛生、美味又放心。金鳳扒雞產品外形完整美觀,色澤金黃透紅,肉質松軟香嫩,味道純正,香氣撲鼻,產品享譽國內市場。
金鳳扒雞手工制作技藝。石家莊洛杉奇食品有限公司供圖
多年來,金鳳扒雞屢獲殊榮,曾榮獲石家莊市標志型產品、石家莊特產、河北省優質產品、國家質量達標食品、中華著名特產、河北省名牌產品等稱號。2006年被商務部認定為首批“中華老字號”。
編輯:吳文婷、曹秦雨
視覺:劉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