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為全力打好穩就業保民生攻堅戰,廣西南寧市在全市人社系統服務大廳創新設置“辦不成事”“招不到人”“找不到工”“領不到薪”的“四不”反映窗口,專窗專人受理企業群眾反映的“煩心事”,專注解決“疑難雜癥”問題,并在“南寧智慧人社App”等網絡平臺同步設置線上反映端口,實現線上線下“有呼必應、有訴必接、有接必辦、有辦必果”的一體化穩就業保民生兜底服務。(據《中國青年報》2月22日報道)
對許多求職者而言,有時候不是沒有崗位,而是不知道哪里有崗位,或者不知道哪里有適合自己的崗位,于是就會出現求職難。對于一些企業而言,也會遇到類似的情況——企業有崗位,卻不知道哪里有工人,于是遭遇用工難。這個時候,職能部門是否“在線”,相應的幫助能否“到位”,檢驗著一個地方服務群眾、服務發展的能力和水平。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穩就業保民生,需要政府的服務更精準、更精細。南寧市有關部門設置的“四不”反映窗口,是一種很有針對性的服務。比如,“招不到人”窗口,主要聚焦新能源、電子等用人需求較大的制造業企業招工問題;“找不到工”窗口,主要聚焦高校畢業生尤其是外地生源畢業生、農民工、大齡困難就業人員求職難題。每個窗口通過重點關注、重點解決相關問題,打通了就業服務的“最后一公里”,實現了求職人群和崗位的“雙向奔赴”。
小小反映窗口,關涉群眾心頭大事?!稗k不成事”“招不到人”“找不到工”“領不到薪”,體現了問題意識、問題導向,也彰顯了服務群眾、服務市場主體的真誠態度。相信這樣的窗口不僅能夠給群眾帶來實惠和便利,也能夠促進窗口工作人員改進服務態度、提升業務能力,促使政務服務改革進一步進入良性循環。
從某種意義上說,“四不”反映窗口不是萬能鑰匙,解決群眾“煩心事”需要更多優質的服務窗口。期待各地都能繼續強化服務意識、提升服務效能,通過更加扎實的工作和有力的舉措,不斷提升群眾的滿意度、幸福感。(賈夢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