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長鶯飛,萬物勃發,又一個春天如約而至,京津冀協同發展走過9年。
(資料圖)
剛剛過去的一年,京津冀經濟總量躍上新臺階,地區生產總值合計10.0萬億元,按現價計算,是2013年的1.8倍;其中,北京、河北跨越4萬億元量級,均為4.2萬億元,分別是2013年的2.0倍和1.7倍。
喜人數據所呈現的,是越畫越大的京津冀“一小時交通圈”,是京津冀打破“一畝三分地”思維定式抱團發展,更是中國發展大棋局的關鍵落子。
這步棋叫“交通一體化”——
去年底,京唐、京濱城際鐵路開通,河北唐秦地區深度融入京津都市圈。9年間,一張張鐵路時刻表不斷更新,軌道上的京津冀跑出加速度。
這步棋叫“生態環境聯防聯治”——
好天兒多了,去年全省PM2.5平均濃度36.8微克/立方米,較2014年下降61.3%;山更綠了,河北聯合北京高質量完成張承壩上地區植樹造林三年行動計劃;河流更清澈了,永定河、南運河全線通水,重現“流動的河”。
這步棋叫“產業協作”——
去年,河北承接京津轉入單位4395個,2014年以來累計轉入4.39萬個。在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基礎上,三地產業鏈深度融合,京津研發、河北轉化的故事越講越精彩。
這步棋叫“公共服務共建共享”——
今年2月10日起,河北參保群眾到京津跨省異地就醫取消備案手續。9年來,三地通力合作,醫療、教育、養老等公共服務資源得到極大共享,國家戰略的紅利正以更公平、更便捷的方式惠及千家萬戶。
瓣瓣同心,共謀發展。
落子有聲的這盤棋上,三地勠力同心、砥礪向前,匯聚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澎湃動力。(文/河北日報記者李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