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袁錚)日前,滄州市出臺優化企業開辦營商環境十條舉措,持續深化市場準入便利化改革,進一步優化審批流程,努力跑出企業開辦“加速度”,激發經營主體創新創業活力。
實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務”。推進行政審批、公安、稅務、公積金、人社、銀行等部門和單位進駐“企業開辦專區”,鞏固自助服務專區成效,不斷優化企業開辦便利度。
持續壓減企業開辦時間。定期監測企業開辦審批時限,實行即來即辦、當場辦結,力爭經營主體登記注冊平均用時壓減至20分鐘以內、全部流程用時壓減至2小時以內。
(資料圖)
提高登記注冊“一次核準率”。編制一套全市通用的材料規范、文書規范和審查要點,推行標準化、規范化審批,減少企業開辦審批自由裁量權,定期監測退件次數,及時通報退件情況,不斷提高“一次核準率”。
實行企業開辦政府補貼政策。繼續推行企業開辦印章刻制政府補貼政策,每家企業補貼380元。同時,推進銀行開戶減免政策,實現企業開辦“零成本”。
推行企業全生命周期“一件事一次辦”。探索推進企業開辦和簡易注銷“一件事一次辦”,讓集成服務貫穿企業全生命周期。
推行企業開辦智能審批。充分利用“一窗通”平臺和“云窗辦照”APP,推進經營主體登記不見面審批。在此基礎上引進AI智能審批,減輕審批人員勞動強度,提高登記審批效率,優化經營主體使用體驗,對符合條件的經營主體即時審批。
實行企業開辦“跨區域通辦”。探索營業執照“就近辦理、遠程審批”便民惠企新模式,實現數據跨區域、跨層級共享。凡在滄州市范圍內投資的企業,可就近選擇政務大廳“企業開辦專區”申請企業開辦,市域范圍內實行跨區域通辦。
探索經營主體住所(經營場所)登記便利化。充分釋放住所(經營場所)資源,激發投資創業活力。鼓勵基層根據工作實際,探索虛假住所(經營場所)登記的經營主體釋放注冊地址資源方式,允許其他經營主體依法進行登記。
開設登記注冊“公開課”。市縣聯動組織開展系統性業務輪訓和廉政教育,鼓勵基層登記人員到上級部門跟班學習。同時,開設“注冊登記公開課”活動,每個縣(市、區)都要在全市范圍內至少講一堂注冊登記公開課。
開展企業開辦“體驗官”活動。登記人員以辦事群眾的身份“零距離、沉浸式”體驗企業開辦全流程服務。各縣(市、區)負責企業開辦的分管領導和登記人員都要深入一線,每月至少跟辦一件企業開辦事項,并建立工作臺賬備查。通過跟辦幫辦業務,及時發現并解決群眾在企業開辦過程中遇到的堵點難點問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