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靠直播間苦情戲高價賣貨給老人,寄免費“評書機”向老人兜售保健品……老年消費者遭遇形形色色的消費陷阱,是今年央視“3·15”晚會的重點內容之一。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銀發經濟也日趨火熱。但與此同時,一些老年人因為防范意識較弱、與數字社會脫節等原因,在消費中上當受騙的事件時常發生。特別是個別不良商家、不法分子,盯著那些生活寂寞、恐懼疾病的老年人,設置種種套路、散播虛假信息,干著騙取錢財的勾當。這類針對老年人的消費陷阱,不僅違背了公序良俗,更挑戰了法律底線。
漫畫/沈海濤
保障老年人消費安全,要靠媒體的曝光,更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網絡平臺應當負起責任、嚴把關口,督促商家合法合規經營。相關部門也應該依法加強監管,讓違法者付出應有的代價,斬斷不良商家和主播的非法牟利之手。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老年人上當受騙,也常常與兒女們沒有盡到照顧責任有關。要知道,兒女的陪伴與關愛是給老人最好的禮物。兒女常回家看看,多一些暖心的交流和照顧,老年人就會少一些寂寞空虛,少一些上當受騙的可能。
每個人都終將老去,今天老年人的遭遇,或許就是明天我們的煩惱。保障老年消費者的合法權益,讓廣大老年人的生活更安全、更幸福,我們每個人都應當盡一份責任。(青園銳見微信公眾號)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