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穎昌
劉悅芃
(資料圖)
近年來,園區經濟作為地方經濟“領頭羊”發展迅猛,正在進入場景引導、創新驅動、智能導向的創新發展期,為工業互聯網平臺落地應用提供了寬廣的市場和豐富的場景。“工業互聯網平臺+園區”(以下簡稱“平臺+園區”)發展將進一步提速,持續賦能園區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助力實現園區經濟質的有效提升與量的合理增長,具體表現為以下十大趨勢。
趨勢一:“平臺+園區”政策落地加碼,產業發展邊界不斷擴大。
當前,受國際變革加劇、經濟加快復蘇等因素交織影響,傳統園區對轉型升級的需求進一步提升。預計未來,“平臺+園區”相關政策活動的規模將會持續擴大,試點、標準等將會進一步加速落地,引導工業互聯網平臺加快進基地、進園區、進產業集群,帶動相關產業市場快速發展,年增長率將達到20%左右。
趨勢二:個性需求得到更多關注,特色專業型園區解決方案加速涌現。
隨著“平臺+園區”持續迭代發展,面向研發設計、生產制造、供應管理、銷售采購、運維服務等細化場景的特色專業型解決方案將會加速推廣,結合不同園區需求提供個性化賦能服務,實現“從1到100”的快速擴張,加速打造深入場景、平臺支撐、智能決策的智慧園區3.0版本。
趨勢三:園區數字基礎設施加速建設,人工智能、數字孿生等技術成為焦點。
隨著“東數西算”等工程的推進,預計未來人工智能、區塊鏈、GIS(地理信息系統)、虛擬仿真等新興技術將在“平臺+園區”發展過程中加速落地,不斷連接人、車、物、環境、能源、事件等要素,實現數據動態采集與整合。
趨勢四:底層數據集成加速,協同管理效率大幅度提升。
“平臺+園區”的底層數據集成將受到進一步重視,大量園區將通過云邊端一體化平臺實現數據統籌與處理,橫向集成園區內部不同系統,縱向對接上級政府部門與下層企業,使企業真正獲得一站式服務。
趨勢五:商業運營模式向多元化轉變,盈利渠道持續拓展。
“平臺+園區”將在商業運營領域出現更多創新探索,產業投資、并購退出等盈利模式將進一步成熟,優勢平臺企業主導型、政企資本合作主導型等運營模式將加速涌現,基于平臺的產業鏈金融、新型保險等商業創新將持續增多,有效提升“平臺+園區”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趨勢六:園區管理全面升級,與智慧城市建設深度耦合。
“平臺+園區”將進一步融合智慧城市建設管理相關需求,在實現園區內全面感知與運營決策的同時,持續加強與所在地智慧城市建設有關系統的對接,補足產業動態數據,全面提升管理廣度和深度,加速構建數據共享、多方協同的綜合管理體系。
趨勢七:“低碳”園區成為共性需求,綠色生態鏈加快成型。
平臺服務商將會圍繞能源管控、工藝優化、環境監控、環保處理等領域,進一步加大園區級“雙碳”解決方案的開發和推廣力度,支撐綠色園區建設發展,助力打造綠色產業鏈。
趨勢八:招商引資精準度繼續提升,與“騰籠換鳥”實現良性互動。
“平臺+園區”將進一步盤活園區資源,持續提升園區的招商引資精準度,推進低效益傳統企業集聚退出,有力支撐當地產業“騰籠換鳥”與提質增效,支撐打造數字經濟發展新增長極。
趨勢九:數據安全風險加大,相關園區級解決方案加快迭代。
針對園區級工業互聯網平臺的安全保障投入將會進一步加大,相關解決方案將加快升級迭代,助力“平臺+園區”運營方規避數據泄露、病毒勒索、黑客入侵等網絡安全風險。
趨勢十:各方主體合作不斷加深,共贏生態加快構建。
隨著社會分工持續細化,參與“平臺+園區”建設的主體和運營模式趨向多樣化,單一主體難以獨立完成園區級工業互聯網平臺的整體建設和運營。預計未來,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更多主體將深入參與園區日常運營,行業協會、聯盟組織等團體將會聚焦“平臺+園區”發展,進一步發揮自身的橋梁紐帶作用,廣泛匯聚社會資源,開展“平臺+園區”資源池建設、解決方案供應商排名等供需對接活動,打造可持續發展園區共贏生態。
(宋穎昌 劉悅芃 作者供職于賽迪研究院信軟所工業互聯網研究室)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