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河北新聞網訊(通訊員翟蘭菊 河北日報記者孟憲峰)為貫徹落實全國春季田間管理暨春耕備耕工作視頻會議精神,農業農村部啟動“奮戰120天奪取夏季糧油豐收行動”。3月20日至21日,農業農村部科技小分隊、中國農科院油菜產業專家服務團多位科學家來河北調研油菜產業發展,為河北油菜產業發展壯大、深挖油菜產業潛能出謀劃策。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旱作農業研究所油菜創新團隊、國家油菜產業技術體系衡水綜合試驗站團隊人員陪同調研。
3月20日至21日,農業農村部科技小分隊來河北調研油菜產業發展。通訊員翟蘭菊攝
冬油菜抗旱、抗寒性強,具有菜用、肥用、花用、蜜用、油用等多種功能,在冬春季旱作節水農業與鄉村振興戰略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旱作農業研究所、國家油菜產業技術體系衡水綜合試驗站選育出的“衡油8號”“衡油6號”冬油菜品種,抗旱抗寒,雨養種植能夠安全越冬,填補了河北省沒有油菜品種的空白。“衡油8號”還被列入河北省農業主導油菜品種。隨著品種、配套節水栽培技術的熟化,河北冬油菜種植面積逐年擴大。
此次到河北調研指導的油菜產業專家主要來自中國農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華中農業大學、安徽省農科院、浙江省農科院、甘肅農業大學、農業農村部南京機械化研究所、西藏農科院等科研院所和高校。他們先后到旱作所油菜試驗田、安平縣楊屯村示范區及7D菜籽油加工流水線、深州市護駕遲鎮起鳳莊村、沙河市金沙河紅薯嶺種植專業合作社種植區,就冬油菜科研、示范、生產、加工等進行調研指導。
在深州市護駕遲鎮起鳳莊村的油菜種植示范基地,油菜田已經返青現蕾。“河北省已經具有抗旱、抗寒、抗病的冬油菜品種,適宜9月中下旬種植,第二年5月下旬收獲,成熟期早,可為夏播作物騰出充足的夏播茬口與更多的生長積溫,特別適合在河北區域推廣。”在現場,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旱作農業研究所研究員李愛國一邊向大家展示油菜的根系一邊說。
目前,護駕遲鎮也在大力推廣油菜種植。“護駕遲鎮承擔了旱作雨養項目面積2.4萬畝,減種冬小麥后,冬春季地面裸露容易造成土壤風蝕沙化、揚塵污染環境,種植冬油菜可覆蓋地面,減輕土壤風蝕和表層水分的流失。收獲的油菜籽還可榨油,籽粒出售,可增加種植戶效益。”護駕遲鎮黨委書記時子德表示,接下來,該鎮計劃在旱作雨養區推廣2萬余畝油菜種植。
此次調研,農業農村部科技小分隊、中國農科院油菜產業專家服務團的科學家們對河北省冬油菜產業發展給予了充分認可。同時,他們也從提高農民種植積極性、推廣標準化產業生產、豐富油菜觀賞價值等方面,對河北油菜產業發展進行了建議與指導。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