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潮涌動 蓄勢騰飛
——保定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打造制造強市探訪
電力及新能源高端裝備集群被評為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填補京津冀空白;838家企業獲得工業企業研發機構認定,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不斷增強;建立數字化轉型“1中心+1平臺+1資源池”,產業數字化轉型加速推進……
(資料圖)
近年來,保定市以“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為主攻方向,統籌推進轉型升級、招大做強、培優扶強、品質提升、數字賦能、創新支撐六大行動,加快構建以先進制造業集群為主體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奮力打造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中的制造強市。
新集群
——立足基礎優勢做大做強先進制造業
4月11日,走進河北徐水經濟開發區的科暢電氣有限公司自動化車間,只見機器人正揮舞手臂,靈巧地將零件對齊、拼裝、焊接,整個過程如行云流水。
“這些機器人正在生產的環保型氣體絕緣環網柜,是我們的拳頭產品之一。目前,國內生產環保型氣體絕緣環網柜的企業鳳毛麟角,我們就是其中之一。”該公司負責人魏征自信地說。
近日,科暢電氣有限公司自動化車間內,機器人正在進行環網柜生產作業。 河北日報通訊員 連碩攝
從營收1000萬元,穩步發展到年營收2.5億元,13年來主營業務收入每年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魏征說,除了技術上的突破、科技上的創新、人才素質上的提升,更重要的是,保定的電氣產業集群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條,保證了他們的智能電網控制技術能始終處于世界領先的水平。
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的主體,是強市之本、興市之要。“保定市以先進制造業為主攻方向,著力加大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培育力度,推動全市先進制造業規模化、集聚化、集群化發展。”保定市工信局黨組書記、局長付建賓說。
去年,保定市電力及新能源高端裝備集群成功躋身“國家隊”,實現了京津冀地區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零”的突破;電力及新能源高端裝備智造、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高端新材料3個產業集群入選省級先進制造業集群,數量居全省第一位。“今年,我們將以國家、省級先進制造業集群為引領,培育市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形成國家、省、市先進制造業集群梯度培育體系,為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提供強有力支撐。”付建賓說。
保定市將特色產業集群發展作為縣域工業轉型的重要支撐。通過加強規劃引領、企業培育、數字賦能、創新驅動、強鏈補鏈,推動縣域特色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去年,全市的27個縣域特色產業集群營業收入4274.8億元,同比增長10.8%,上繳稅金87.2億元,同比增長12.3%,培育集群“領跑者”企業40家。其中,徐水汽車制造產業集群營業收入947億元,位列全省第四;白溝箱包國內市場占有率達28%;高陽毛巾毛毯產量占全國總量30%;順平腸衣產量占全國總量的45%;安國中藥材產量占全省總量的70%。
新技術
——強化創新引領助力企業轉型升級
4月11日,走進保定飛凌嵌入式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保定飛凌),研發中心經理宋明洋正在進行一款嵌入式核心板的原理圖設計。“在工業控制、醫療、智能交通、電力等領域,設備主控的模塊化及智能化是一個趨勢。嵌入式核心板作為相關設備的主控平臺與系統核心,可以幫助企業降低整機設備的研發難度,縮短研發周期,從而使企業實現降本增效和快速轉產。”
日前,保定飛凌測試工程師正在進行嵌入式板卡的高低溫試驗。河北日報記者 李連成攝
保定飛凌是一家專注嵌入式核心控制系統研發、設計和生產的高新技術企業,是河北省唯一一家規模化發展的嵌入式技術企業。“在一些應用領域中,智能設備的控制系統迭代快,只有擁有自己的研發中心,才能提升嵌入式產品設計、研發、制造、測試、生產的整體效率,進而滿足客戶對新產品的應用需求,快速占領市場。”宋明洋說,自2016年,他們自建嵌入式工程技術研發中心,累計投入700多萬元購置研發設備,配備近百人的研發團隊,具備了較強的自主研發、生產能力。去年12月底,公司的嵌入式工程技術研發中心獲得河北省工業企業研發機構A級認定。截至目前,保定飛凌取得軟件著作權79件,各項專利總數33件。客戶及銷售網絡覆蓋全國以及北美、歐洲等地區。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保定市深入推進創新平臺建設,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著力推進頭部工業企業研發機構全覆蓋,以提高研發機構建設水平和創新能力為重點,支持工業企業研發機構提檔升級。截至去年年底,該市838家企業獲得工業企業研發機構認定。
為促進企業技術創新,發揮骨干企業創新示范帶動作用,保定市還積極培育技術創新示范企業,推動具有核心競爭能力、持續創新能力的企業高質量發展。去年,樂凱膠片股份有限公司、保定富陽電力科技有限公司、保定雷弗流體科技有限公司3家企業獲評河北省技術創新示范企業。截至目前,該市已有24家企業獲得省級以上技術創新示范企業認定。
“強化創新引領,一批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不斷提升,助推企業轉型升級,提升了發展活力,拓展了市場空間。”付建賓說。
新平臺
——數字賦能提升產業整體競爭實力
企業登錄平臺,可以查看惠企政策、填報企業訴求、開展企業培訓;相關職能部門和包聯責任人第一時間接單、轉辦、回復,確保反映問題“即收即辦、即交即辦”……保定市“萬人助萬企”行動服務平臺,借用信息技術手段,用干部的“服務指數”換取企業的“滿意指數”“發展指數”。
日前,保定飛凌研發中心經理宋明洋(左一)正與工作人員研討設計方案。 河北日報記者 李連成攝
“萬人助萬企”行動服務平臺,是該市加快數字化建設,用數字賦能政務、用數字振興產業的一個縮影。“以打造全省數字化轉型標桿示范市為目標,加快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通過推動產業、企業數字化轉型,引導企業走數字化發展之路,提升產業整體競爭實力。”付建賓說。
保定市建立數字化轉型“1中心+1平臺+1資源池”,即搭建保定數字經濟產業創新服務中心和保定企業數字化賦能公共服務云平臺,形成1個由運營商、頭部互聯網、工控安全等企業支撐的“資源池”。在此基礎上,又建設了市工業互聯網平臺、產業運行監測平臺、“萬人助萬企”行動服務平臺等基礎服務支撐平臺,實施了50多項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項目,推動了100多家企業數字化改造,產業數字化轉型工作加速推進。
走進深圳灣(保定)創新中心B座10樓,河北國信優易數據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優易數據)區域負責人張寧正忙著與北京一家數據標注平臺公司對接洽談合作項目。“該項目主要為無人駕駛算法模型提供數據支撐,提升車輛地物識別、道路識別等算法精度。”
國信優易數據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技術領先的數據操作系統與解決方案提供商。2020年底,該公司注冊成立優易數據,帶動數據清洗加工、數據治理、數據資產評估等核心業務在保定逐步落地。
“包括優易數據在內,我們先后引入憨猴科技、米創科技、龍貓數據等14家數字經濟代表企業,打造了保定數字產業集聚核心園區,成為保定數字產業發展的重要支撐。”深圳灣(保定)創新中心負責人胡錦波說,今年年初,該中心入選保定首批數據服務產業創新示范基地。
草木蔓發,春山可望。保定市著力推動數字經濟產業園區建設,逐漸形成了以中關村、深圳園、大王店為核心的數字產業園區布局,打造了樂凱新材料、英利智慧光伏、中關村數字經濟、深圳灣數據服務等一批高端數字產業園區,吸引了國信優易、科大訊飛、百度、京東、小米、阿里、華為等眾多頭部企業落地,推動該市在數據服務產業的地位與品牌價值大大提升。(河北日報記者李連成 通訊員楊婭)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