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聞網4月20日訊(河北日報記者孫也達)今天,記者從秦皇島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加強法治保障打造知識產權強市”新聞發布會了解到,該市近年來從完善知識產權頂層設計、優化知識產權保護環境等五方面開展工作,有效提升了該市的知識產權創造質量、運用效益、保護效果和管理水平。
圖為新聞發布會現場。河北日報記者孫也達攝
逐步完善知識產權頂層設計。印發實施《貫徹落實<知識產權強省建設綱要>的若干措施》《秦皇島市“十四五”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規劃》,知識產權工作納入市委、市政府出臺的創新發展系列政策以及主導特色產業強市建設行動方案。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市場監管部門牽頭抓總、各地各部門各司其職的知識產權高質量發展的格局已經初步形成。
(相關資料圖)
實現知識產權創造實現增量提質。2022年,秦皇島市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有效注冊商標總量分別達到19.42件和48638件,同比增長26.7%和14.9%,其中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連續10年領跑全省;“昌黎扇貝”獲核準注冊,全市地理標志證明商標達7件;完成2145件著作權作品登記,同比增長15%。
不斷優化知識產權保護環境。2022年至今,秦皇島市統籌開展了“雷霆”“鐵拳”“藍天”等專項整治行動,全市公安機關立案偵辦知識產權案件4起,抓獲犯罪嫌疑人8名;知識產權系統累計辦理知識產權行政案件138件,其中專利行政裁決案件64件。全市法院受理各類民事知識產權案件396件,審結390件,結案率98.48%,法定審限結案率100%,一審服判息訴率96.41%。
圖為秦皇島市市場監管局黨組書記、局長高衛東進行信息發布。河北日報記者孫也達攝
知識產權運用效益日益彰顯。扎實推進知識產權強企建設,2022年新增知識產權貫標企業15家,58家中小微企業實現知識產權托管。知識產權“國家隊”持續發展壯大,新增國家知識產權示范企業1家、優勢企業7家。
知識產權宣傳教育有聲有色。“4.26”知識產權宣傳周活動亮點紛呈,知識產權志愿者隊伍不斷壯大,知識產權與教育事業融合發展成果喜人。知識產權信息“進企業促創新”活動惠及全市165家重點企業。
在此基礎上,秦皇島市今年將全力以赴推進3項重點任務落地落實。一是正式啟動國家知識產權試點城市申報工作,進一步提升知識產權對市域經濟發展的貢獻度,力爭在十四五期間高水平建成知識產權強市。二是積極籌建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圍繞生命健康產業發展需求,廣泛開展工作調研,協調各方協同發力,爭取國家知識局政策支持。三是以青龍板栗、撫寧生豬為重點,大力強化地理標志商標申請注冊,深入挖掘地理標志資源,壯大地理標志產業集群。
圖為秦皇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二級調研員解冬梅介紹今年知識產權宣傳周活動。河北日報記者孫也達攝
此外,在今年全國知識產權宣傳周期間(4月20日至4月26日),秦皇島市將開展主題為“加強知識產權法治保障 有力支持全面創新”的宣傳活動,聚集知識產權強市建設目標,推出“八個一”系列活動。
舉行一場知識產權現場宣傳活動,搭建知識產權宣傳咨詢臺,組織知識產權有獎答題,現場宣傳知識產權基本知識和相關法律法規,讓群眾輕松了解什么是知識產權,認識到知識產權的重要性。
開設一堂地理標志專題講座,深入推進地理標志、商標品牌運用促進工程實施,促進農村特色產業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舉辦一場知識產權金融創新推進會,組織政企銀保四方對接,宣講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專利保險等惠企政策,推進全市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工作進一步提升。
舉辦一場“知識產權少年行”校園巡講,充分發揮知識產權教育的輻射帶動作用,讓青少年從小形成尊重知識、崇尚創新、保護知識產權的意識。
舉辦一場專利成果轉化促進大會,圍繞全市重點產業技術需求開展科技路演,集中發布一批專利開放許可,將高校創新的“最先一公里”與企業轉化的“最后一公里”有效銜接,推動實現產學研深度融合。
組織一起知識產權聯合行政執法行動,嚴厲查處商標侵權、假冒專利等違法行為。以地理標志產品和作為集體商標、證明商標注冊的地理標志為重點,依法查處違反使用管理規定的行為。
開展一批知識產權“五進”活動,以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入園惠企”和知識產權信息“進企業促創新”為重點,開展知識產權進企業、進單位、進社區、進學校、進網絡“五進”活動。
召開一期知識產權新聞發布會,介紹全市知識產權工作進展情況及全年知識產權重點工作安排。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