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立法,是聚焦群眾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開展的立法項目,能夠高效利用立法資源,直面問題作出規定,具有“小快靈”的特點。
(相關資料圖)
近年來,省人大常委會立足地方特色,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在生態文明領域積極探索“小切口”立法,形成一批立得住、行得通、真管用的地方性法規,依法助力美麗河北建設。
“小切口”立法支持京津冀協同發展
“幾年前到河北,總感覺天灰蒙蒙的。現在這里的天空越來越藍了,河水也很清澈,環境真是越來越好了!”在北京市工作的祝英德每次出差來到河北,總能感受到這里生態環境的變化。
生態環境保護是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三大率先突破領域之一。針對京津冀三地機動車污染物排放量大、非道路移動機械管理亟待加強等共性問題,省人大常委會與京津兩地人大常委會共同出臺國內首部區域協同法規,即機動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放污染防治條例,對重型柴油車及挖掘機、裝載機、推土機、叉車等非道路移動機械污染排放進行規范治理。三地人大常委會還就條例實施情況開展聯合執法檢查,發現問題不足,推進聯防聯控。
歷時一年多、五次審議,以白洋淀流域防洪排澇和生態環境治理保護為切入點,河北省出臺《白洋淀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條例》,統籌推進白洋淀上下游、左右岸、淀內外全流域治理,確保補水、治污、防洪三位一體施行,用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最嚴厲的處罰保護白洋淀。
標準更高,污染物排放標準嚴于國標;理念更新,開展排水管網雨污分流。在條例的推動下,白洋淀生態環境治理和水質發生歷史性變化,“華北之腎”功能加快恢復。
“小切口”立法推動全方位深層次環境治理格局形成
“‘小快靈’法規篇幅不大,有的僅20余條,但立法目的明確,問題指向清晰,切口小、發力準、行得通,一部法規解決一類問題,多部法規相互配合支持,可形成全方位深層次環境治理格局?!笔∪舜蟪N瘯üの魅螚罱鹕罱榻B。
緊緊圍繞首都水源涵養功能區和生態環境支撐區建設要求,河北省立足實際、注重實效,出臺《塞罕壩森林草原防火條例》《關于加強張家口承德地區草原生態建設和保護的決定》《關于加強太行山燕山綠化建設的決定》《關于加強灤河流域水資源保護和管理的決定》等,在草原保護、山脈綠化、濕地涵養、水環境治理等方面織就法規之網。
為加強水生態保護和水污染防治,河北省聚焦水污染、管理、治理、保護等環節,陸續出臺《河北省水污染防治條例》《河北省地下水管理條例》《河北省河湖保護和治理條例》《衡水湖保護和治理條例》,推動水生態環境質量全面提升。
此外,河北省還陸續出臺《關于加強揚塵污染防治的決定》《關于加強船舶大氣污染防治的若干規定》《關于礦產開發管控保護生態環境的決定》等,多領域、全方位防治大氣污染。
“小切口”立法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和改廁
打好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和廁所改造是重要一環。
針對部分群眾反映的“一些新廁所建好了卻不實用、不能用,成了擺設”“各地對廁所建設標準、技術模式、產品裝備等要求不盡相同”等問題,省人大常委會在較短時間內制定了關于深入推進農村改廁工作的決定,為精準改廁開出了“藥方”。
按照法規要求,衡水市阜城縣積極探索建立并逐步健全了一套科學、便捷、行之有效的現代化長效管護機制:通過給廁所辦理“身份證”,實現了掃碼一鍵報抽(修);通過購置吸糞車輛、安裝糞污存儲罐等硬件設施,實現了廁所糞污封閉運轉;通過運用現代科學技術對糞污集中處理,實現了廁所糞污的綜合利用。
“小廁所連著大民生,也關系著農村人居大環境。這部全國首部專門針對農村改廁制定的地方性法規雖然只有22條,但對政府職責和工作機制、改廁模式、監督管理、資金保障等方面作出明確規范,并將農村改廁納入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檢查范疇?!睏罱鹕罱榻B。
據了解,在河北省今年立法計劃和五年立法規劃中,包含了畜禽屠宰管理、近岸海域污染防治等“小切口”立法項目。楊金深表示,下一步,省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將深入開展立法調研,精準靶向法治需求,提出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解決方案,讓法規落得了地,把好事實實在在辦到百姓的心坎上。(河北日報記者霍相博 通訊員吳桐 梅曉)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