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河北新聞網5月18日訊(河北日報記者師源 通訊員陳俏怡)今天是國際博物館日,今年的國際博物館日主題是“博物館、可持續性與美好生活”。由唐山博物館、醴陵市博物館、株洲博物館三館共同策劃的《從醴陵到唐山——中國近代釉下五彩瓷器特展》于今天在唐山博物館開幕,是國內首次將不同地區的釉下五彩瓷器進行集中展示,展期5個月。
市民在參觀不同地域的近代釉下五彩瓷器。通訊員張曉月攝
釉下五彩是中國陶瓷工藝的突破。20世紀初,湖南醴陵創燒“釉下五彩”陶瓷裝飾技法,在中國2000多年制瓷歷史中開創了新紀元。“釉下五彩”一經問世即驚艷世界,屢獲殊榮,被譽為“東方陶瓷藝術的高峰”,后傳播至唐山,20世紀20年代初期至30年代初期,釉下五彩一度成為唐山啟新瓷廠的主打產品。“釉下五彩”除瓷器本身工藝的創新之外,還凝聚著20世紀初期中國有識之士維新圖強、振興民族工業,探索實業救國、教育救國道路的拳拳之心和愛國之情,是醴陵與唐山共同譜寫的中國故事。
唐山博物館、醴陵市博物館、株洲博物館三館共同策劃的《從醴陵到唐山——中國近代釉下五彩瓷器特展》5月18日在唐山博物館開幕。通訊員張曉月攝
為高質量舉辦此次專題展,唐山博物館、株洲博物館、醴陵市博物館以“釉下五彩”為線索,整合各館藏品資源,通過學術研究、考察窯址、參觀展覽、篩選藏品、文化座談等形式挖掘“釉下五彩”文物背后的故事。本次展覽共展出3家博物館的釉下五彩瓷器230余件,是河北省與湖南省文博系統首次跨區域合作,也是中小博物館就如何突破瓶頸進行原創展覽策劃的一次探索與實踐。今后,醴陵、唐山將進一步加強館際交流,加強陶瓷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共同弘揚陶瓷歷史文化。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