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鞏固文明城市創建成果,日前,邢臺市在市區開展公廁提標改造工程,全面提升市區公共服務水平。今年,該市計劃在全市新增裝配式公廁20座,對市區151座固定公廁增設隔斷設施,并新增1300個公廁指示牌。
為加快項目推進,邢臺市城管局早部署、早啟動,提前摸排,制定施工計劃,明確時間表、路線圖。
實措施、抓細節。按照“分區域施工、分批次改造”的原則,劃分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四個片區,同時推進,保障市民正常如廁;根據廁內現狀,“一廁一策”制定隔斷改造方案,保障如廁私密性、空間性、舒適性,嚴格降塵、降噪等措施,做到施工不揚塵、不擾民。
勤調度、早見效。緊盯工程進度,嚴把工程質量、安全生產、全程監理、施工進度、竣工驗收五個關口,用“繡花功夫”推進項目建設,確保7月底前全部完工,為更好地服務民生和促進城市建設發揮積極作用。
強服務、促文明。公廁24小時對外開放,實行專人保潔,在做到省住建廳要求的“三無兩通一明”(無漏水、無蚊蠅、無臭味、水通、電通、燈明)的基礎上,增設便民用紙設備以及廁位類型等功能性標志,并將“找廁程序”與高德地圖、百度地圖等常用軟件充分銜接,打造“互聯網+廁所”“線上+線下”找廁模式,更加方便群眾如廁,將公廁打造成文明窗口。
此外,邢臺市城管局還積極督導各縣(市、區)制定公廁建設改造提升方案,嚴格按照公廁建設相關標準,補齊數量短板,提升公廁品質。
如今,上公廁,市民看到的是光潔的地板,聞到的是清新的空氣,感受的不再是臟兮兮、臭烘烘的環境,而是一種高尚清新的廁所文化,一種自然溫馨的良好體驗。“以前聞著味兒找廁所,捂著鼻子進廁所,現在的公廁不僅干凈整潔,還提供了很多貼心周到的服務,已然成為街頭‘一景’。”市民劉女士說。(記者齊彥紅 通訊員穆紅旭 李寶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