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深州市統籌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聚焦“一五三五五”市域經濟社會發展思路,深入開展“大學習、大調研、大創新、大提升”活動,以“三帶三不誤”為工作標準,以“我為深州立一功”活動為載體,強化平臺支撐、科技創新、環境優化,全力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奮力開創現代化經濟強市、美麗深州新局面。
強化平臺支撐。該市堅持把園區建設作為高質量發展的基礎,在深化經濟開發區體制機制改革,完善提升開發區起步區的基礎上,以高鐵新區為主戰場,加快推動大廣連接線改線、安濟線改造以及縱四大街、縱五大街等主干道路建設,實施電、訊、給排水等工程建設和高鐵新區污水處理廠、化工園區污水處理廠和天然氣門站建設,全面提升項目承載能力。同時,圍繞“雄安研發 深州智造”,傾力打造雄衡協作區深州片區,主動服務雄安新區規劃建設,深度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目前,雄衡協作區深州片區已掛牌成立,主要劃分為智能家居和農副產品加工兩大專業園區。
強化科技創新。該市堅持把科技創新作為高質量發展的重點,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該市緊盯高新技術企業,逐企業進行分析研判,定向指導、靶向培育,一季度,完成科技型中小企業認定70家,占年度任務的60%。截至目前,該市科技型企業研發經費共計投入1436.5萬元,同比增長32%。同時,加快實施人才優先發展戰略,創新出臺《深州市工業企業人才購房獎勵辦法》,積極吸引高素質人才扎根深州,鼓勵返鄉人才創業就業。截至目前,該市已有12家企業49名人才通過審定,獎勵住房面積4400平方米,年需獎勵資金約220萬元。
強化環境優化。該市堅持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全面推廣“并聯辦結+模擬審批”,實現拿地即開工,并扎實開展政務服務就近辦、網上辦、自助辦提升工程,真正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今年以來,該市行政審批局積極開展“政策找人、服務上門”活動,構建起以市行政審批局、鄉鎮綜合服務中心、村級綜合服務站為主的政務服務體系,進村入戶上門開展服務,推動登記服務“往前做”、審批服務“主動做”、上門服務“用心做”,實現各類民生政策和服務事項更加快捷、優質、高效地惠及群眾,真正打通群眾辦事“最后一公里”。(記者常熠 通訊員高占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