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滄州市迎來新一輪強降雨過程。為確保安全順利度汛,連日來,滄州水文勘測研究中心時刻關注雨水情變化,測站一線人員24小時在崗,應急監測人員隨時整裝待發,運維組全力保障自測報設備正常運行,后勤組做好了車輛、物資保障,該中心各站扎實有序開展各項汛前測報工作,為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筑牢“銅墻鐵壁”。
早謀劃 早部署
據了解,滄州市地表水包括子牙河、子牙新河、滏東排河、北排水河、南排水河、連接河、南運河、漳衛新河、宣惠河、捷地減河、滄浪渠、滏陽河、滏陽新河、青靜黃排水渠等主要河道,以及大浪淀水庫、白洋淀滄州區域內水域。全域有自動雨量站180處、水位站55處。今年,受極端天氣影響,滄州將面臨汛期變長、降雨變多,泄洪壓力加大,水旱災害不確定性更加突出,局部突發強降雨的可能性明顯增多等情況。對此,提高監測能力勢在必行。
為確保汛情測得到、報得出、報得及時,滄州水文勘測研究中心主動適應和把握氣候變化下水旱災害的新特點新規律,做好汛前準備的各項工作,堅持以防為主,強化預報、預警、預演、預案措施,做好各方面充分準備,有力有序有效應對極端天氣事件風險。
完成各類設備設施的維護保養,包括水文站、水位站、雨量站等監測站點設施設備的維修、保養、檢定,水文站考證測量、資料整理、制度修訂,水毀水文基礎設施的恢復,以及水文站斷面標志設置和描繪、安全警示標志設置、物資儲備等工作,確保了測驗、通信、供電、安全等設施設備正常運行。加強各類方案預案的修訂,完善巡測斷面技術手冊,增強了預案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加強培訓演練與應急監測,開展汛前水情業務培訓等多批次業務培訓,加強無人機測流系統、ADCP、雷達波測流系統等設備操作使用的培訓演練,嚴格遵守操作規程,提高應急測報能力。落實落細預報、預警、預演、預案“四預”措施,做好迎戰極端暴雨洪水的全面準備。強化“以測補報”,重點防范中小流域突發暴雨洪水,建強應急監測隊伍,有效提高快速處理突發汛情的能力。
修預案 轉模式
為進一步提高《超標洪水方案》的實用性,滄州水文勘測研究中心特聘請中心領導和專家對每個測站的方案進行了審查,并由省中心組織通過了《超標洪水方案》。依托中洪系統,優化模型參數,分別用系統模型和相關圖兩種方法修訂了7處基本水文站、1處巡測站,共10處過水斷面中、小量級洪水預報方案。
此外,入汛以后,該中心采用3天預報、3天預測、3天展望的漸進式預報模式,實行常態化預報、短時預報、滾動預報相結合的形式,為相關部門提供扎實可靠的預報信息。特別是在大洪水發生后,加密預報預警頻次,采取每4小時推送一次本地及上游水情信息;針對一些特殊站點每3小時報送一次水情信息,同時采用滾動預報的形式、點繪實測流量過程線圖等手段,優化了常態化預報站的預報頻度和精度。滹沱河張村斷面為該中心水情預警斷面,去年在張村斷面處設置了上下兩根電子水尺,做好了設備保障及水情預警發布各項準備工作。同時提高運維水平,保證異常站點48小時內完成維修,監測站巡查率達到100%,汛期所有雨量站點暢通率達100%,省控地下水自動監測站點全年暢通率達99%以上。
強演練 能實戰
在進入主汛期前,滄州水文勘測研究中心安排勘測隊根據超標洪水進行演練,成立了測洪演習檢查組,嚴格按照方案逐斷面進行了測洪演練。
應急演練中,先是模擬發生流域性洪水,開展水文測報;隨后模擬發生特殊洪水,開展應急測報。模擬在特殊洪水將測站測驗設施全部沖毀的情況下,各水文站利用未被破壞基本水準點,利用比降面積法上報洪峰水位、流量,確保特殊情況下都能“測得到、報得出、報得及時”。
通過演練,各測驗環節均得到充分檢驗,各勘測隊根據演習存在的問題及時進行了整改,提高了一線人員的業務水平和防洪意識,為汛期測洪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主汛期來臨,防汛工作也進入攻堅期,滄州水文勘測研究中心將繼續密切關注雨水情,著力發揮好防汛抗旱的“耳目”和“參謀”作用,確保平安度汛。(通訊員牟真)
關鍵詞: 滄州水文勘測研究中心 汛前測報工作 滄州市地表水 子牙新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