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大廠回族自治縣陳府鎮以打造美麗鄉村示范區為目標,以實施“四美五改·美麗鄉村”行動為載體,堅持示范引領、提高標準,因地制宜、科學布局,市場運作、多方參與,把改善農村人居環境與發展現代農業、鄉村旅游結合起來,統籌推進、突出特色、尊重民意、建立機制,積極推進美麗鄉村示范區建設。
主要做法
陳府鎮美麗鄉村示范區堅持“美麗鄉村+園區”模式,做大做強鄉村旅游產業,發展農村電子商務,做強片區產業支撐,著力“變園區為景區、變產品為禮品、變資源為股權、變農民為股民”。
一、突出鄉村特色,實施科學規劃編制。聘請北京農業大學等知名設計單位對片區進行整體和多個專項規劃。突出規劃的全域性和整體性,在“重點”和“特色”上下功夫,綜合考慮民居、田園、村莊、公路、河道、景區等亮化美化,做到村與村之間、路與路之間、河與河之間不斷點、不斷線。同時,做好各村莊規劃,實現一村一規、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韻,充分體現“美麗鄉村”的特色和內涵。
二、明確工作重點,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片區緊緊把握“產業富民”這個根基,進一步提升產業支撐。圍繞旅游環線;鄉村旅游展示區、體驗區、休閑區、景區綜合配套服務區“一線四區”的發展格局,建設“美麗鄉村”旅游觀光線路。通過采取以點連線、連線成片的方法,突出重點,“點、線、面”結合,全力打造環境優美、功能齊全、設施完備、特色鮮明的專業旅游村。
三、加大投入力度,完善旅游功能和基礎設施。完善村莊交通停車、旅游購物、服務接待等配套設施。結合各村實際情況、自然風光、歷史文化等,大力發展文化旅游產業,打造一批特色村莊。依托全省唯一的農村題材影視劇生產基地,利用村內閑置民宅,改造建設鄉村旅游酒店,打造民俗旅游特色村。
四、整合鄉村資源,加快農業產業轉型升級。片區積極整合現有資源,大力發展生態農業、休閑農業、觀光農業、體驗農業。在特色村莊、重點景區輻射范圍內,培育一批以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等為代表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重點建好蘭莊戶香油展示區、東楊辛莊果蔬采摘區等專業區,打造一批主題鮮明、富有特色的休閑農業示范點。
主要成效
一、村莊環境得到明顯改善。陳府片區按照“四美五改”、12個專項行動的具體要求,重點推進村內綠化、改水、改廁、墻體美化等工作,提升鎮村環境。截至目前,陳府鎮21個村全部完成村內主街道、巷道硬化任務;安裝路燈355盞;庭院綠化共栽種李子、杏等經濟果樹10000余株,村內主街綠化共栽種法桐、金絲柳等高大觀賞性樹木5000余棵,節點綠化近20000平方米;累計清理違章建筑105處、2.5萬平方米。
二、鄉村旅游業得到發展。把美麗鄉村建設與文化旅游產業相結合,積極推進體驗型產業、文化旅游產業和養生休閑產業。啟動實施了總投資1.2億元、全長17.5公里的美麗鄉村旅游環線建設,旅游環線涉及14個村莊,沿線周邊依托現有的現代農業項目和鄉村,建設了伊鄉森林公園、生態農場、嶺南山水自然園等11個自然景觀工程,并配套建設了休閑驛站、特色農家樂、旅游廁所等設施,將農業園區內的都市休閑農業旅游項目有機串聯組合,形成了以綠色生態為主體的旅游景觀綠道。
三、獨具特色的休閑示范點初步形成。片區內的伊鄉公園、威武屯影視基地、田園牧歌玫瑰園、世界農業嘉年華、沁心農業園等項目陸續建成,初步形成了集種養體驗、休閑旅游、影視文化于一體的高端農業業態。依托省級現代農業園區,引進建設農業項目12個,計劃總投資24.6億元,目前已投入5.2億元。其中建設高標準設施蔬菜類項目3個,果樹種植類項目3個,農業觀光體驗企業有6家。片區已發展星級生態農家院8家、工農業旅游示范點5家、農家樂旅游接待戶30余家,農業觀光采摘村、采摘點100余處,吸納鄉村從業人員近千人。
幾點啟示
一、堅持因地制宜,完善規劃體系。要強化規劃的引領和指導作用,堅持先規劃、后施工,結合各村地理區位,資源稟賦、產業發展、村民實際需要等,充分挖掘地方特色,對村莊科學規劃、分步實施。
二、強化資源整合,加大投入力度。要注重財政引領,出臺相關以獎代補配套政策,加大對建設工作的投入。整合各項資源,對國家農業項目、土地整治、農業綜合開發、“一事一議”等各項涉農資金,建立統一的協調機制,保證資金使用統一有序、集中投入。
三、推動建章立制,形成長效機制。要建立一系列提升環境質量的長效管理機制,使村莊環境管理逐步走上制度化、規范化軌道。要引導村級制定好村規民約,規范村民行為。要建立環境衛生巡查和評比制度,加強日常工作督查和通報并嚴格獎懲,形成正確導向。
四、培育特色產業,強化精品引領。深入挖掘每個村莊的歷史遺跡、風土人情、風俗習慣等人文元素,展示個性化鄉土文化,根據自身特色,培育精品項目,激發農村內生活力,樹立特色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