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省市黨代會以及經濟工作會議精神,1月9日,大廠回族自治縣召開縣委十屆二次全會,全面總結縣第十次黨代會以來的各項工作,并認真分析面臨的形勢,深入審視現階段的縣情實際,明確了2012年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轉型升級為主線,以創新爭先為動力,以改善民生為目的,立足于穩中求進,著力于轉型創新,努力實現經濟社會更好更快發展,推動建設富強美好、人民滿意自治縣邁出新步伐。 大廠縣第十次黨代會以來,新一屆縣委遵循繼承與發展相統一、對上負責與對人民群眾負責相統一的原則,全面理解貫徹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和省市黨代會精神,圍繞壯大經濟總體實力,提升人民群眾幸福指數,團結帶領全縣各族干部群眾,創新實干、克難攻堅,圓滿完成了當年目標任務,實現了“十二五”的良好開局,開啟了“堅持大廠路子、推進轉型升級,建設富強美好、人民滿意自治縣”新的征程,被國家民委授予全國首個“全國民族自治縣(旗)科學發展示范縣”榮譽稱號。
以復雜的宏觀經濟形勢為背景,以市黨代會提出“精良管理、高端發展”為標志,以榮獲“全國民族自治縣(旗)科學發展示范縣”為起點,大廠縣委、縣政府認識到,大廠經濟社會發展走到了“轉型升級”的關鍵時刻。同時,把握中央和省市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縣委、縣政府審視自身發展歷程和現實條件,進一步明確,大廠的經濟要更快長高、集約做精,依靠提高“單產”和品質做大做強,必須走“集約化、高精新”的路子,抓“有特色、高水平”的發展,著力做好五方面工作:提升規劃,優化布局,拓展科學發展新空間。以城鄉一體化為目標,科學進行區域實質性設計,重點編制5大類15項規劃設計。深入研究首都經濟圈國家戰略與大廠城市化的關系,完善城市規劃。提升專項規劃,并實施“四位一體”(縣規劃委員會、規劃局、園區規劃分局、鄉村規劃專員)的規劃管理體制,抓好規劃落實。
破解制約,做強實體,探索集約發展新方式。堅定對接北京主導方向,發揮園區集聚效應,以產城互動的理念完善功能,集中力量建園區、抓項目。以宜業宜商的理念做優產業載體,以創新服務的理念理順體制機制,以選資擇商的理念建設重大項目。
調優結構,促進升級,邁出轉型發展新步伐。牢固樹立綠色高效經濟理念,堅持三次產業協調推進,全面優化經濟結構,構筑加快發展的產業支撐。著力發展現代農業,促進農業農村經濟穩步發展;著力抓好工業對標、提質擴量,為經濟發展提供支撐;推動傳統企業加快技術改造和產品升級,提高產品質量和效益;以產業結構升級為目標,重點培育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汽車及配件、節能環保和新一代信息技術等戰略新興產業;突出“創意水鄉,皇家牧場,生態城市”,打造旅游休閑業。同時,完善商貿流通業,發展社會服務業,提高三產在經濟總量中的比重。
完善功能,優化環境,打造高端發展新平臺。以與京同城功能為突破,拉開城市框架,放大城市空間,推進城市化進程,打造現代化、生態型城市新形象。加速構建路網。按照“內接外通”的思路,加快區域路網及公共交通建設;完善功能設施。依據縣城新區規劃,推進縣城新區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城市品位。利用舊廠房建設大廠工業博物館,銘記城市記憶,延續歷史文脈;打造生態環境。深入實施“百里綠化長廊”造林綠化工程,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生態環境,讓群眾了解環境、參與環境、享受環境。
統籌推進,改善民生,開創和諧發展新局面。把改善民生、發展社會事業作為全面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重要舉措,著力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發展教育促民智,完善保障促民和,提升醫療促民康,繁榮文化促民樂,合力共建促民居,維護穩定促民安,努力使各族群眾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
2012年作為實施“十二五”規劃、推進轉型創新的關鍵之年,大廠縣還進一步明確了緊緊抓住穩中求進、轉型創新的工作主線,做好十二件大事要事:完成當年預期目標;推進體制機制創新;全面提升規劃體系;全力破解資源制約;系統優化城市功能;實施重大產業項目;精心打造環境特色;盡心盡力改善民生;切實維護社會穩定;圓滿完成換屆工作;繼續探索改進執政方式;深化創優爭先和效能建設,實現在發展穩定中推進轉型創新,在轉型創新中更好地發展穩定,推動建設富強美好、人民滿意自治縣邁出新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