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是大廠回族自治縣發憤圖強、創業創新、加快發展的一年。縣委、縣政府深入貫徹市委、市政府“全黨抓經濟、重點抓工業、集中精力上項目”,的總體要求和“突出好、追求快、好中求快”的發展理念,團結帶領全縣干部群眾,叫響“小縣大作為、大廠大發展”,深入實施“內開外合、圖強求精”主體戰略,用發憤圖強、創業創新的生動實踐,在建設“實力大廠、效率大廠、和諧大廠”進程中邁出了堅實的步伐,譜寫了圖強爭先、加快發展的瑰麗新篇。
堅持科學定位,規劃先導,活躍經濟工作全局
大廠縣深化縣情認識,突破快發展、大發展在思想境界和工作作為上的主觀局限,提出實施“內開外合、圖強求精”主體戰略,明確了“小縣大作為,大廠大發展”的目標追求。在科學定位的基礎上,縣委、縣政府跳出大廠看大廠,從時代發展的要求和區域發展的趨勢出發,堅持把規劃作為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統領,按照“敞開乃大、合眾而強”的理念,聘請中國城市規劃設計院等單位完成了《大廠縣域空間發展戰略研究》,形成了“兩軸”、“三區”、“一帶”,的空間布局構想。成功爭取到祁各莊撤鄉建鎮和工業園區升級為省級開發區,為規劃開發縣域西部、加快工業園區發展奠定了體制基礎。2006年工業園區內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8倍,財政收入增長35%。隨著圍繞建立西部現代服務業基地一系列工作的展開,大廠西部的開發工作成為全縣人民創新圖強的實踐,并引起八方客商的矚目。
堅持發展主題,創業創新,增強經濟總體實力
大廠縣委、縣政府堅持集思廣益謀發展,集中精力抓經濟,集聚力量辦大事,集約資源保重點,把“抓工業、年項目、建園區”作為實現更好更快發展,先后成功舉辦了福州大廠工業園區招商推介會、人民大會堂大廠投資說明會,組團參加了廈門、香港等地的招商會和“5·18”國際商務節,使全縣招商引資高潮迭起。集中治理整頓經濟發展軟環境活動的開展,縣級領導干部“帶一聯十、抓千爭百”工作制度的推行,項目跑辦代理制的實施,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的成立,更是營造了全黨抓經濟、全民創新業的環境和氛圍。中國石油大廠公司、金華實業公司、福喜食品公司等重點企業健康發展,約基帶式輸送機械、神華工貿精細冷軋薄板等16個項目建成投產,電動醫療床、星海鋼琴樂器配件、健生乳酸菌奶、桑寶太陽能熱水器等21個項目開工在建,項目建設呈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
堅持心系群眾,關注民生,實現發展成果惠民
從解決群眾最直接、最關心、最現實的問題入手,大廠縣委、縣政府按照“集中民智、體現民意、珍惜民力、改善民生”的要求想問題、做決策,創造條件早辦、快辦、辦好為民惠民的實事。
把完善城鄉設施功能、進一步優化發展環境作為成果惠民的重點,大廠縣開通了“938”北京公交客運專線,大力發展農村客運事業,基本實現了村村通客車;投資471萬元,完成22.8公里村村通油路和7.6公里農村公路改造工程,實現了村村通油路;實施天然氣入戶工程,縣城11個住宅小區接通管輸天然氣;實施農村有線電視“雙通”工程,全縣105個行政村、4900個農戶接通有線電視;啟動了李大線調直和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幸福路、垃圾處理場建設等工程;集中力量推動11個文明生態樣板村建設,投資逾千萬元著重解決了農村基礎設施滯后、環境臟亂差等問題。
以提高城鄉居民生活水平為目標,大廠縣認真落實各項惠民工程。提前一年啟動了農村合作醫療試點,推行了“一日病床”,全年共為患者減免醫療費12萬元;制定出臺了最低生活保障、特困群體醫療救助等制度;嚴格落實“兩免一補”政策,籌集資金36萬元確保了1516名貧困生不輟學;投資462萬元高標準建成縣中心敬老院,實現了農村“五保戶”集中供養。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