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春以來,大廠回族自治縣扎實推進各項造林綠化工程,按照林園一體、林苗一體的思路,采取失地保險模式造林、公司造林、大戶造林、農戶自主造林、合作造林、企業閑置土地造林等多元化投入機制,努力將大廠打造成為“鑲嵌在京津之間一顆璀璨綠寶石上的閃光點和聚焦點”。截至目前,全縣共造林2.3萬畝,占市下達任務的143.7%。 在大廠縣大廠鎮,一座生機盎然的森林公園已呈現在人們面前,各種風景園林樹種成方連片,小橋流水相映成景,這就是當地重點打造的綠化園林景觀——伊鄉森林公園。公園一期占地5000畝,由北京星河園林景觀工程公司投資2.5億元興建。
“在鎮政府的協調下,我們與各村簽訂了土地租賃合同,按照每畝每年1200元的標準給付農民承包款,同時承諾優先雇傭周邊村民到苗圃工作,這樣可解決上百名農民的就業問題。”公司總經理史自鋒介紹。
按照林園一體的發展思路,大廠縣把生態林建設引進了縣城。在福禧路兩側,由大廠縣鼎宏投資有限公司投資980萬元建設的3000畝生態林基地,以行道樹、近路景觀樹、節點綠化工程共同構筑起生態綠色廊道,進一步提升了該縣環京津邊界綠化水平。
在今春植樹造林工作中,大廠縣共引進了12家三級以上資質的園林綠化公司參與造林綠化,對樹種選擇、苗木規格、完成時限、綠化效果等各個環節制定了嚴格的質量和驗收標準,確保重點綠化工程高標準建設。
在突出工程造林的同時,村莊綠化也凸顯特色。大廠縣在全縣挑選出16個村作為示范村,無償提供石榴、柿子、李子等綠化苗木,由農戶自主造林,林木所有權歸農戶個人,在為全縣增綠的同時,也為群眾增加了增收渠道。
企業和農民積極參與造林綠化的背后,是政策的支持和投入的增加。今年大廠縣拿出2500萬元用于造林綠化工程建設,是該縣林業建設史上投入資金最多、投入力度最大的一年。為確保造林任務完成,該縣建立財政“以獎代補”激勵機制,制定綠化目標責任考核獎懲辦法,建立財政造林綠化專項補助和獎補資金,共撬動社會資金投入約8億元,推動植樹造林工作再上新臺階,為建設“富裕、綠美、幸福”的新大廠奠定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