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化加強基層建設年活動中,大廠回族自治縣以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統領,堅持民生優先、注重統籌全局、突出小康率領,既抓“規定動作”落實,又抓“自選項目”實施,傾力為群眾謀福祉。 創新舉措謀全局。“吳辛莊最大的優勢是毗鄰縣里的美麗鄉村旅游環線,應該著力發展特色鄉村游。”大廠縣地稅局駐吳辛莊工作組經過認真走訪調研,找到了推動該村發展的捷徑,并按照“扮靚環境、完善配套基礎設施”的思路進行推進。雖然吳辛莊不是省、市確定的深化加強基層建設年活動重點幫扶村,但依然有工作組入駐,為發展出謀劃策。這只是大廠縣深化加強基層建設年活動的一個縮影。據了解,在深化加強基層建設年活動中,大廠縣堅持以“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提升黨建科學化水平”為主線,以“駐戶活動、共建活動、體驗活動、愛心活動”為載體,突出“為民務實清廉”的基本要求和“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的根本宗旨,努力實現“黨員干部轉作風、黨群關系大改善、人民群眾得實惠、基層工作添活力、科學發展增后勁”的目標,為全縣105個行政村全部選派了駐村工作組,在全市率先實現幫扶工作的縣域全覆蓋。
環境整治靚村莊。“這里原來是個廢棄的大坑,到了夏天蒼蠅蚊子滿天飛,駐村工作組不但幫我們填平了大坑,還興建了中心公園和健身廣場。”半邊店村民周維每天都要抱著外孫女到家門前的工地上去轉轉,看著一輛輛工程車往來穿梭,挖掘機的長臂時起時落,他的內心充滿了希望和憧憬。立足于營造和諧宜居的生活環境,大廠縣集中開展“四清四化”活動,進一步扮靚鄉村。截至目前,全縣共清掃街道1308條,清理垃圾、雜物1.1萬噸,拆除私搭亂建94處,修整殘垣斷壁106處,栽植樹木9309棵,綠化場地4440平方米,安裝路燈1176盞,粉刷墻體近15萬平方米,繪制文化墻224塊。同時,在各村成立專業衛生保潔隊伍,配齊垃圾收集池(箱),建立村莊環境衛生日常管護機制,并納入村規民約管理內容,緊抓日常環境管護,全面構建了戶分類、村收集、鄉(鎮)轉運、縣處理的垃圾處理新模式,在改變環境面貌的同時,也帶動更多村民參與進來,引領了愛護環境的良好風尚。
實事工程潤民心。“以前村里沒有一條像樣的路,現在修通了平整的水泥路,再也不用為出門犯難了。”大廠縣祁各莊鎮大東關村的村民們對高標準鋪設的水泥路稱贊不已。大廠縣始終堅持把推進落實幫扶工作作為全縣開展深化加強基層建設年活動的重中之重,在注重“民意”與“民需”統一的基礎上,組織駐村工作組入戶走訪,廣泛征求黨員群眾的意見建議,全面掌握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確定了114個重點幫扶項目。同時,針對項目涉及部門多、協調任務重的情況,工作組迅速制定了項目指導意見,對幫扶任務進行分解,并在省、市專項資金未到位的情況下,先期撥付100萬元作為項目啟動資金,用于8個重點村的主街道硬化工程,有效保證了重點項目盡早啟動。此外,工作組要求幫扶村與施工單位、工程監理簽訂協議,對項目建設實施全程監管,并通過村務監督委員會進行全程監督,確保了工程質量。
截至10月15日,全縣8個重點村確定的114項幫扶任務已全部完工,累積完成投資1106萬元;農村安全飲水、衛生室建設、農村垃圾處理、農村通訊通郵、文化資源共享工程、農家書屋等工程實現縣域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