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發展春意濃
——大廠縣跨越爭先提前實現“十一五”規劃目標紀實
在科學發展的春天里,大廠回族自治縣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發展捷報頻傳:2009年財政收入完成4.14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45.5億元,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完成45.1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5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實現3.4萬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達到19327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6840元,城鎮化率達到42%……與自治縣“十一五”規劃對照,各項主要指標提前實現,一幅后發崛起的瑰麗畫卷已徐徐鋪展在京東大地。
“內開外合,圖強求精”——大開放推進大發展
2月15日,走進毗鄰北京的“全國投資環境十佳工業園區”——大廠潮白河工業區,雖是大年初二,但區內的一個個大項目、好項目或緊張施工,或加緊生產,一派繁忙的景象。而兩年前,這里還是恬靜鄉村。如今,與河對岸的北京相比,這里的發展之勢絲毫不遜,宛若“一城”。
尋常思路、通常作為,不可能創造發展的奇跡。2006年以來,大廠縣委、縣政府堅持運用方位論、階段論和結構論的方法,重新審視判斷縣情,通過解放思想,打開了制約發展的“總閥門”,人們思想觀念形成了一種“少”而顧全局、“小”而稟大義、“弱”而敢圖強的“大廠精神”。編制了縣域空間發展戰略規劃、產業發展規劃、城鎮規劃和村莊布局規劃等一系列發展建設規劃,形成了較為完備的規劃體系,贏得了在區域功能和產業布局上的主動。明確了“內開外合,圖強求精”主體戰略,確定了推進城鄉經濟社會一體化發展的目標方向,唱響了在科學發展道路上推進后發崛起新跨越的主旋律,先后引進了首鋼、北京金隅和鼎鴻等戰略投資者來進行投資建設、發育主導產業、帶動全民創業。三年來,全縣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實現翻三番,平均每平方公里投資密度增長了10倍。
“全縣興區、興區強縣”——“雙引擎”帶來加速度
總投資100億元的“首鋼裝備制造業基地”、總投資55億元的“金隅現代工業園”等項目加快建設、每日一新;總投資5億元的“中石油油庫擴容”等項目進入試生產階段;總投資2980萬美元的優勝高檔潔具等項目加班加點,產銷兩旺……初春時節,走進省級工業園區——大廠工業園區,項目建設氣勢如虹。
突出園區在縣域經濟中的主體作用,大廠縣按照全縣興區、興區強縣的思路,堅持項目建設產業化、產業集聚園區化、園區推進城市化,集中精力優環境、上項目、興產業、強園區,舉全縣之力打造發展平臺。規劃建設的潮白河工業區被確定為省級產業聚集區,實現了一個小縣同時擁有兩個省級園區。同時,積極探索實行“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市場化運作”的開發模式,委托有實力、有經驗的戰略投資者作為主體開發園區,依托引進的大項目建設區中園,形成了建設百億元大項目和新興產業集群的承載能力。目前,全縣的經濟資源包括優秀干部集中在園區,項目、投資的70%以上集約在園區,入區企業已達百余家,園區已成為縣域經濟增長和持續發展的主要支撐。據統計,近三年來,全縣謀劃實施投資千萬元以上項目206個,總投資188.3億元,累計完成投資106.9億元。其中,省級重點項目54項。在項目建設的直接拉動下,全縣財政收入進入以億元計數增長的階段,經濟實力明顯增強。
“對接北京,借勢崛起”——大融合繪就新藍圖
大廠縣充分發揮毗鄰北京的區位優勢,堅定對接北京的基本方向,委托參與北京總體規劃和制定通州新城規劃的中規院和國家發改委宏觀院及畢博公司,為大廠做空間規劃和產業規劃,實現了一套班子、一體規劃,并在人民大會堂全力進行推展,使大廠在區域發展中升位、在北京企業中升溫、在開發建設上升值。同時,把專業招商機構建在北京,把重大招商活動辦在北京,把大廠發展論壇講在北京,把北京道路接入大廠,把北京公交引入大廠,把北京信源通入大廠。堅持中努力,實干出實效,形成了由單向到雙向、由單一領域到多個領域的對接局面,為承接北京產業轉移營造了機緣、創造了條件。先后引進了投資,100億元的“首鋼裝備制造業基地”、投資55億元的“金隅現代工業園”、投資38.86億元的宇信易誠電子產業基地以及投資5億元以上的紫晶城藥物試劑、富邦德石油裝備、中石油儲備擴容等一批項目。近三年來,全縣引進和實施的北京項目達80余個,總投資逾200億元。首鋼、金隅、中石油、富邦德等重大項目成為支撐自治縣財政增長、保持投資增速的主力軍。
“民生優先,踐諾惠民”——真作為營造大和諧
近年來,大廠縣集中公共財力和社會資金,按照“年年辦實事,及時解難題,推進制度化”的工作思路,加快構筑民生保障網,全縣社會保障項目達到17項,教育、就業、醫療、社保等民生保障制度進一步健全完善,從根本上改善了民生。在全省乃至全國第一個實現全縣城鄉統一供水,在全省率先推行失地農民安置保障機制,在全市率先建立農村干部養老保險制度,作為全國首批試點縣啟動實施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在全市率先建起“三位一體”的醫療保險體系,實現了城鄉各項保障同覆蓋、多項公共服務無差別。同時,全縣基本實現了鄉鄉建便民服務中心、村村通柏油公路、戶戶接有線電視、人人喝集中統一供給的安全水,基本實現了全縣殘疾人危房統一改建、全縣“五保戶”老人集中供養、全縣孤兒集中撫養。
一枝一葉總關情,一點一滴系民生。近三年來,大廠縣圍繞“路、水、醫、學、保、居、樂、安”等方面,累計投資超過10億元,實施惠民實事111件,每年用于改善民生的投資占公共支出的60%以上,城鄉面貌得到較大改觀,人民生活質量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