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大廠回族自治縣,從縣城到鄉村,一個個項目火熱在建,一項項實事工程強勢推進,一縷縷和諧清風撲面怡人……踏著“乘勢而上、率先發展”的強勁節拍,大廠縣委、縣政府帶領全縣各族人民,全力深化實施“內開外合、圖強求精”主體戰略,一幅更好更快發展的瑰麗畫卷正在徐徐鋪展。
規劃領航——創新推動創業。去年的第九次黨代會上,大廠縣確立了“內開外合、圖強求精”主體戰略,提出了探索“多快好省”實現形式的要求。把科學規劃作為發展的前提和基礎,該縣委托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和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共同進行了大廠空間發展戰略規劃研究。勾勒出“兩軸”(福喜路南北產業拓展軸和廠通路東西都市拓展軸)、“三區”(西北部現代加工制造區、西南部現代都市服務區、縣城及東部城市擴展區)、“一帶”(潮白河左岸濱水休閑旅游景觀帶)的縣域空間發展格局。
隨著“內開外合、圖強求精”主體戰略的強勢推進,大廠縣一系列重要舉措釋放和傳遞的強烈信號,讓該縣日益成為商賈矚目、項目集聚的投資“旺點”。總投資12460萬美元的高檔衛生陶瓷潔具、新型吸音板、國基納米涂料3個外資項目在兩個多月的時間內落戶縣工業園區,奏響了大廠縣“項目質量提高年”的強音。今年1-5月份,大廠縣共謀劃運作投資千萬元以上項目72個,同比增加21個,匡算總投資74.87億元,同比增長32.9%。
民本為先——統籌集聚合力。去年以來,大廠縣委、縣政府深入貫徹“決策想民、發展為民、成果惠民”的執政理念,把加強實事工程建設作為贏民心、優環境、促發展的大事要事來抓,舉全縣之力,聚八方之財,從解決群眾最直接、最關心、最現實的問題入手,斥資2億多元相繼實施了包括“六項工程”在內的23項實事工程。從“醫、學、路、水、保、養”六項工程實施到文明生態樣板村創建,從938專線引入到市民廣場和街心公園建設等,一件件惠民實事讓全縣各族群眾享受到更多發展的成果。以“發展為民、成果惠民”為主線,以解決“百姓急需、社會難點、歷史欠賬”問題為重點,大廠縣按照“集中民智、體現民意、珍惜民力、改善民生”的要求想問題、做決策、劃資源、定工程,今年又斥資3億多元,全力實施交通、教育、醫療、飲水、社會保障、社會治安等25項實事工程。
著眼于更好地關注民生、系統地解決問題,去年以來,大廠縣委在縣級領導和縣鄉兩級機關干部中先后兩次組織開展了以“知情于真、問計于民、謀策于深、為民于實”為主要內容的“進百村、訪萬戶”活動。在縣四大班子成員帶領下,全縣各級干部走出機關,深入農村,走街串戶,走遍全縣105個村全部農戶開展訪談,達到了民意得釋解、干部受教育、縣鄉知民情的目的。在此基礎上,為深化效果,大廠縣形成了“干部經常受教育、群眾長期得實惠”的長效機制,以定期進村,入戶走訪為主要形式,每半年一次,安排縣直單位和鄉鎮黨委100%的機關黨員和干部走進全縣所有村街、農戶,實地了解民情民意、傾聽群眾呼聲、征求群眾意見、接受群眾監督、解決突出問題。
和諧惠民——夯實發展根基。作為全國文化戰線上的一面旗幟,大廠評劇團30多年來始終不渝地堅持“三貼近”,宣傳先進性,弘揚主旋律,扎根基層、服務群眾,成為譽滿全國的文化品牌。著力強化評劇團在豐富農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營造文明和諧發展氛圍方面的品牌效應和帶動作用,大廠縣委、縣政府下大力推進文化事業發展,全縣群眾文化、企業文化、機關文化、校園文化、社區文化、庭院文化遍地開花。“城鄉無處不飛歌”的文化發展氛圍成為自治縣和諧發展中一道亮麗的風景。
著眼全面加強群眾性精神文明建設,營造文明淳樸鄉風,促進和諧穩定發展,大廠縣把加強農村文化陣地建設、豐富農民精神文化生活作為一項重要抓手,結合文明生態村創建活動,去年在全縣強勢啟動了以文化大院建設為主體的“文化陣地建設工程”。僅陳府鄉一個鄉就投資20多萬元,在全鄉一半左右的村建起了文體大院,組建了8支秧歌隊,成員達到1000余人。“推倒麻將桌,扭起大秧歌”,健康向上的群眾文化活動,營造了文明思進的發展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