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安誠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安誠財險”)公告稱,其原股東國際金融公司因自身經營管理需要,將其持有的安誠財險7.36%股份共計3億股轉讓給重慶市城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轉讓后,國際金融公司不再持有安誠財險股份,重慶城建持有12.65億股股份,占比為31.04%。
這只是安誠財險股權變動的一個方面。今年1月份以來,安誠財險被持續置于聚光燈下。
首先是1月3日,安誠財險2019年1號臨時信息披露報告稱,已于去年年底免去了閔衛東公司總經理(執行董事)、第三屆董事會戰略與投資決策委員會委員職務;1月10日,其2億多股股份(占比5%)出現在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尋求買家;1月18日,其在官網進行實際控制人及其控制該公司情況的說明。人事變動、股權轉讓等事件引起了業界關注,在這些事件背后,其經營業績、股權質押現狀以及合規經營等情況同樣備受人關注。
事實上,安誠財險近年來股權變動較為頻繁,業務規模持續上漲,但盈利卻不穩定,時好時壞,最近3年,其凈利潤持續萎縮甚至轉為負數。與此同時,因為業務違規和資金運用等問題接連收到監管機構的罰單和監管函。
質押中股權尋求買家
根據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信息,目前,重慶財信企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重慶財信集團”)正在轉讓其所持安誠財險20380萬股股份(占總股本的5%),若轉讓成功,將徹底退出該公司股東行列。
引人關注的是,重慶財信集團的上述股權處于質押狀態。根據公開信息,重慶財信集團將持有的安誠財險股份全部質押給了華夏銀行。華夏銀行同意此次股權轉讓,并要求股權轉讓方需要在償還貸款本息并解除標的股權的質押狀態后才能進行標的股權的交割。
2018年6月份,重慶財信集團質押安誠財險4000萬股股權,獲得華夏銀行貸款4000萬元,貸款期限為1年,貸款用途為補充企業流動資金。8月份,重慶財信集團因經營需要,又將其持有的16380萬股安誠財險股權做質押擔保,為重慶市財信環保投資公司作質押擔保向華夏銀行貸款1.5億元,貸款期限為2年。重慶財信集團所持全部安誠財險股權都處于質押狀態。
而安誠財險披露的信息顯示,在其19家股東中,截至去年三季度末,共有6家的股權處于質押或凍結狀態,共有69380萬股處于質押狀態,同時有24000萬股處于凍結狀態。從質押股權的股東性質看,全部為民營企業股東,質押股權的目的主要為獲得貸款。
事實上,安誠財險近年股東變化較為頻繁,除了已獲批的國際金融公司股權轉讓,股東重慶聯盛建設項目管理有限公司擬向重慶北部雙龍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轉讓所持3000萬股股份;重慶財信集團擬轉讓其所持約2.04億股股份。根據1月18日安誠財險對實際控制人及其控制該公司情況的說明,重慶市國資委為實際控制人,通過6家國有企業間接持股該公司股份,持股占比達59%。
業內人士表示,股權的穩定和股東的資金狀況對險企經營有較大影響,一方面關系著險企經營策略的穩定性,另一方面,還關系著險資的資本金能否進一步充實。整體而言,穩定的股權、充實的資金更利于險企穩定發展。
經營業績時好時壞
安誠財險成立于2006年12月份,是第一家總部設在重慶的全國性財產保險公司,至今已有12年的歷史。回顧近年的經營情況,保費收入持續增長,但利潤卻是時好時壞,并不穩定。其2018年前三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顯示,去年經營利潤可能再次陷入虧損狀態。
具體來看,根據安誠財險披露的年報,從2010年到2013年,保險業務收入和凈利潤都有小幅波動,但整體穩定,尤其是凈利潤保持了連續四年盈利的態勢。具體來看,2010年到2013年的保險業務收入分別約為15.56億元、17.11億元、13.79億元以及20.37億元,對應年限的凈利潤分別約為2967.8萬元、383.78萬元、5021.48萬元以及6634.64萬元。
不過,從2014年起,盈利情況出現較大波動。具體來看,從2014年到2017年,保險業務收入分別約為25.12億元、31.96億元、37.51億元以及41.51億元,對應年限的凈利潤分別約為-1.11億元、2.05億元、1011.51萬元以及344.11萬元。由此可見,近幾年,保費收入持續增長,但利潤波動很大,2014年虧損超過億元,2015年盈利反彈至2億多元,此后又縮水至幾百萬元,而從2018年前三季度償付能力報告來看,去年前三個季度,取得保險業務收入約31.51億元,凈利潤為-2.01億元,根據業內人士預判,全年凈利潤為負數的可能性較大。
在開業已達12年、保險業務持續增長的情況下,安誠財險的利潤為何波動起伏?《證券日報》記者嘗試聯系該公司負責人進行采訪,不過截至發稿并未得到答復。業內人士認為,這有幾方面的可能性:一是市場競爭更加激烈,承保的盈利情況變差;二是公司策略,可能更加注重追求規模;三是受部分品質較差的業務拖累。
根據安誠財險的披露,2018年前三季度的綜合費用率為44.09%,綜合賠付率為66.69%,已賺保費的綜合成本率達111.98%。不難看出,承保業務的虧損較為嚴重。雪上加霜的是,2018年投資收益率也較低迷,截至三季度末,綜合投資收益率僅為0.60%。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2014年年報中,安誠財險提到,對保證保險等高風險業務進行事前獨立風險評審,在2017年年報中再次提到,其開展了非車險禁保清單業務、新產品、履約保證保險和非標投資業務事前評審。牽頭保證保險風險處置,召開保證保險風險處置領導小組例會,每周上報整改進度。
而在業績波動之外,安誠財險的高管變動也備受關注。該公司1月3日披露,已于去年12月29日免去了閔衛東公司總經理等職務。閔衛東從2015年12月份起任安誠財險總經理,從2018年7月31日起停職。閔衛東被免職是否與其在任期內經營業績欠佳有關?對此問題,安誠財險并未作出回應。
連收罰單和監管函
在股權變動、業績波動兩大煩惱之外,安誠財險還因為在業務經營和險資運用中的違法違規行為收到監管機構的罰單和監管函。
具體來看,去年9月13日,安誠財險江蘇分公司揚州中心支公司因虛掛中介套取費用業務違規,被江蘇保監局處以罰款10萬元。8月9日,該公司浙江海寧支公司因編制或提供虛假報表、報告、資料等行為,受到浙江保監局21萬元行政處罰。
去年6月11日,安誠財險收到中國銀保監會監管函,因銀保監會檢查組在對其保險資金運用情況進行專項檢查時,發現其存在委托投資不規范、未按規定開展保險資金運用內部審計和內部管理工作不規范等問題。銀保監會對安誠提出以下監管要求:一是責令其對委托投資業務制度和流程進行全面整改,期限為6個月,整改期間不得新增集合資金信托計劃、專項資產管理計劃等金融產品的委托投資業務;二是要求安誠財險對險資運用內部審計工作進行整改,切實加強內部審計工作;三是要求安誠財險進一步完善投資業務決策運作機制,加強投資執行控制,完善內部控制建設,強化風險意識,確保風險管控機制有效執行。
業內人士認為,近幾年,財險市場競爭趨于激烈,不少公司車險業務承保全面虧損,而部分近年興起的業務如履約保證保險等卻給險企帶來了較大的經營風險。因此,不少公司的盈利情況以投資收益這個“輪子”為主,一旦投資收益不理想,整體盈利就堪憂,在這樣的情況下,部分險企可能采取較為激進的投資策略,甚至在審計和管理方面不嚴格執行有關規定。
因此,在業內人士看來,安誠財險的三重煩惱其實也是整個財險業經營現狀的一個折射。在車險業務方面,財險公司還需走出粗放增長的模式,精細化管理和經營;在非車業務方面,既要大力開拓市場,也須小心防范風險,把好風險控制關。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