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反詐中心昨日再度發出緊急預警:近期,職場新人及大學生群體中被冒充貸款平臺客服實施詐騙的警情突出,騙子用注銷學生貸款賬戶、影響個人征信等為由,引誘事主下載多個APP貸款平臺,貸款后轉賬到指定私人賬號。事主損失資金均是由貸款而來,少則幾萬元,多則60余萬元不等。
10月9日,事主姚女士(26歲,銀行職員)到獵德派出所報警,稱被一名男子以注銷學生網貸賬戶的方式詐騙32萬元。
“下班的時候,我接到了一名自稱是某平臺工作人員的電話,對方說我在大學期間開通了學生貸款賬戶,現在需要注銷,如果不注銷的話會影響到我今后的信用。于是,我添加了對方的QQ號。他讓我下載了五個貸款平臺,并說把能借的額度都提出來轉賬給他,等貸款賬戶注銷后就會返回給我。”
姚女士告訴民警,她擔心在校期間貸款會對以后購房等有影響,于是就按照對方教的方法,把五個貸款平臺額度借出來,并通過手機銀行轉入對方指定賬戶。
“轉賬后,我問對方怎么還不返回,對方稱其中有筆款項仍未收到賬,讓我再從其他平臺上湊點。”姚女士說,她又下載了三個貸款平臺APP,把借到的錢分批轉到指定賬戶。
至此,姚女士在八個貸款平臺上共計借款32萬元,她催促男子及時將錢返回,但男子回復稱需要公司核實要24小時。隨后,她發現被男子拉黑好友。
據了解,騙子詐騙的理由分為兩種,對于在校期間曾注冊網貸平臺賬號或有貸款記錄的,會稱根據國家相關政策需要配合注銷賬號,否則會影響個人征信。
而對于在校期間沒有注冊貸款的,則稱當事人的身份信息被盜用注冊了網貸賬號,有貸款記錄,甚至未還清,需要配合注銷否則會影響個人征信。
近日,廣州市反詐中心接到一位90后事主報警,稱當天接到自稱“分x樂網貸工作人員”的陌生電話,被告知其在校期間曾辦理校園貸。事主反駁“沒有辦理過貸款”,對方辯解“可能是學校的人幫辦理的”,并告知事主“現在不貸款的賬戶需要注銷,但要在所有貸款平臺上額度清零才能完成注銷操作。”事主輕信,于是添加對方QQ,根據其指引操作,先后在6個貸款平臺貸款共11萬元,分11筆轉賬至對方提供的銀行賬號,隨后被親友告知是詐騙。
警方提醒,凡是接到自稱貸款平臺客服信息,以在校期間貸款記錄影響個人征信為由,指引配合注銷貸款賬號、清空貸款額度的,都是詐騙!遇到問題時,應當及時向警方或者官方客服咨詢核實,避免財產受到損失。 (記者李棟 通訊員婁敏、張毅濤)
關鍵詞: 注銷學生貸款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