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以下簡稱保險業協會)對外發布2019年度互聯網人身保險市場運行情況分析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經過近兩年的調整,2019年互聯網人身保險規模保費恢復正增長,全年累計實現規模保費1857.7億元,較2018年同比增長55.7%。
從渠道方面來看,2019年互聯網人身保險的渠道經營模式仍然呈現以第三方平臺(渠道)合作為主,公司自營平臺(官網)為輔的發展格局。
據統計,2019年通過第三方平臺累計實現規模保費1619.8億元,較2018年同比增長63.3%,占互聯網人身保險總規模保費的87.2%;通過自營平臺累計實現規模保費237.9億元,同比增長18.2%,占互聯網人身保險總規模保費的12.8%。
從產品結構來看,2019年互聯網人身保險業務結構持續調整,除意外險出現下滑外,壽險、年金保險和健康險均實現不同程度增長,其中健康險增幅最大。
具體來看,壽險仍為互聯網人身保險業務的主力險種,全年累計實現規模保費1212.4億元,同比增長79.5%,在互聯網人身保險總規模保費中的占比達65.3%,同比增長8.7個百分點;年金保險成為第二大險種,累計實現規模保費353.2億元,同比增長4.5%,在互聯網人身保險中占比為19%,同比下滑9.3個百分點;健康險累計實現規模保費236億元,同比增長92%,在互聯網人身保險中的比重繼續提升,達到12.7%,同比增長2.4個百分點。意外險累計實現規模保費56.1億元,同比下滑1.8%。
報告認為,隨著網絡用戶規模乃至整體網民數量增長率下降,互聯網的流量紅利正在逐漸消退,除規模保費排名前列的公司可依靠其母行或集團龐大的客戶資源外,其他經營互聯網業務的人身險公司借助第三方平臺的獲客成本越來越高。
此外,隨著保險行業加速回歸保障本源及客戶保險意識的逐步提升,消費者對長期保障型產品的需求日益增加,但目前互聯網人身保險產品仍過于單一,醫療險、重疾險等健康保險產品的同質化問題仍未得到有效解決,價格戰仍是互聯網人身保險市場競爭的一種主要手段,互聯網人身保險市場競爭激烈局面仍會持續。(游蘇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