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寒武紀(688256.SH)上市首日開盤報250元/股,比原先64.39 元/股發行價漲288%,該漲幅甚至高于剛剛上市的半導體龍頭股中芯國際(688981.SH)。今日早盤,寒武紀曾一度沖高總市值破1000億元,隨后該股走勢回落,至午間收盤報價215.22元/股,總市值861億元。
寒武紀是由中科院計算所孵化出來的一家初創公司,成立僅4年,目前是國際上少數幾家全面掌握了智能芯片及其基礎系統軟件技術的企業,一直專注各類人工智能芯片的開發。上市之前,創始人之一陳天石是公司最大股東,陳天石是中科大計算機軟件與技術博士,2018年4月離崗創業。截至2019年9月,公司一共32個股東,前十大股東以中科院、國家和地方產業基金為主。
原定發行價格64.39 元/股,發行總規模25.8億元。該股已公布戰略配售結果,參與者分別是聯想(北京)有限公司、美的控股有限公司、OPPO廣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中信證券(600030,股吧)投資有限公司,4名投資者獲配710.4536 萬股。
與今日所獲千億市值水平相比,寒武紀的業務規模并不大,且尚處虧損階段。根據招股書,2017年至2019年,該公司營業收入分別是784萬元、11.7億元、4.4億元,分別凈虧損3.8億元、4104萬元、11.7億元。公司正大力投入研發,其研發投入占營收比分別是380%、205%、122%。
公司原本2017、2018年以收取終端智能處理器的IP授權費為主,自2019年來拓展了云端智能芯片加速卡業務和智能計算集群系統業務,客戶也由國產手機廠商,擴展到服務器廠商、云服務場所、企業和地方政府。
對于未來一段時間的經營, 公司預計 2020 年上半年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將小幅下降,主要系從華為海思取得的終端 智能處理器 IP 授權業務收入同比下降較大以及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
關于公司經營,寒武紀在上市公告書中對投資者提示了風險:主要是公司運營時間較短,業務結構和商業模式仍處于發展變化中,公司持續經營和未來發展前景存在不確定性的風險,而外部環境來看,人工智能芯片技術本身也處于發展初期。在客戶方面,公司與曾經大客戶華為海思終止了合作,使得公司IP授權業務收入下滑較大,未來存在與華為難以持續合作的風險。同時,持續較大的研發投入使得公司目前處于持續虧損狀態。(記者 沈怡然)
關鍵詞: 寒武紀上市首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