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圖科技搶跑IPO,“AI獨角獸”光環下實藏隱憂。
11月4日,AI獨角獸依圖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依圖科技”)向上交所遞交了CDR(中國存托憑證)發行申請,擬募集資金75.05億元。此次融資將用于新一代人工智能IP及高性能SoC芯片項目、基于視覺推理的邊緣計算系統項目、新一代人工智能計算系統項目、高階視覺智能計算平臺項目、新一代語音語義能力平臺項目。
縱觀人工智能的賽道,“AI四小龍”均已拿到了多輪融資,并前赴后繼準備登陸資本市場,而依圖科技無疑最有希望成為“AI第一股”。但此次上市背后仍存在著諸多隱憂,營收三年半虧損73億元導致長期資不抵債、過度燒錢難尋“盈利時間表”等問題正懸在依圖科技頭上,面對越發依賴大客戶、產品化進程存不確定性等亟待解決的問題,依圖科技CEO朱瓏又將何去何從?
營收虧損長期資不抵債 持續燒錢依賴外界輸血
天眼查資料顯示,依圖科技成立于2012年,八年內共計獲九輪融資,累積金額高達數十億元。大量的資金充實了依圖科技的“彈藥庫”,但這對于長期虧損的依圖科技來說,實則杯水車薪,仍扭轉不了其資不抵債的現況。
招股書顯示,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依圖科技營業收入分別為0.69億元、3.04億元、7.17億元及3.81億元;凈虧損分別為11.68億元、11.68億元、36.47億元及13.03億元,三年半累計虧損72億元。由此可見,依圖科技的營收雖然在逐年遞增,但凈利潤卻一直處于虧損的狀態且呈不斷擴大的趨勢。
作為人工智能公司,技術研發是公司核心競爭力的根本所在,這也是導致其虧損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來依圖科技一直保持著較高的研發投入,招股書顯示,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依圖科技研發投入分別為0.99億元、2.85億元、6.55億元及3.81億元,占當期營業收入比分別為147%、96%、92%和100%。截至今年6月,依圖研發人員837人,占員工總數的55.54%。
朱瓏曾在署名文章中提到,未來十年是人工智能算力“超摩爾時代”,搶占人工智能發展的制高點,關鍵在人才。只有前瞻布局、廣招天下英才,才能在科技競爭中掌握主動權。但對于依圖科技而言,技術的高度投入卻與其產業化進程并不成正比。
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依圖科技應收賬款及應收票據合計分別為0.3億元、2.53億元、5.67億元及6.95億元,占當期的營收比分別為44%、83%、80%、182%,整體仍呈上升趨勢。雖然依圖科技過九成營收都用來研發投入,但其產品落地情況并不明朗。從其收入構成來看,軟硬件產品及人工智能解決方案大多數都未變現。
依圖科技解釋稱,公司的技術成果產業化和市場化進程也會具有不確定性。如果未來公司在研發方向上未能做出正確判斷,關鍵技術未能實現突破、相關性能指標未達預期,或者研發出的產品未能得到市場認可,公司將面臨前期的研發投入難以收回、效益難以達到預期和失去技術優勢的風險,對公司業績和競爭力產生不利影響。
除此之外,依圖科技還一直處于資不抵債狀態。招股書提到,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依圖科技總資產分別為12.1億元、29.85億元、29.96億元及47.98億元,同期負債總額分別為22.90億元、49.76億元、90.62億元和121.03億元,資產負債率分別高達189%、166%、302%、252%。
對此,依圖科技在招股書中坦言,截至2020年6月末,公司累計未彌補虧損為-72.2億元。截至本招股說明書簽署日,公司在人工智能芯片及算法技術研發、產品市場拓展等方面仍保持較大投入規模,公司未來一定期間可能無法盈利,公司累計未彌補虧損將持續為負,無法進行利潤分配。公司未來虧損的金額將取決于公司的產品銷售能力、技術研發能力等方面,即使公司未來能夠盈利,亦可能無法保持持續盈利。
巨大的研發投入且作為應收賬款高企使得依圖科技的現金流承壓赤字,招股書顯示,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其累計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為-26億元,而投資活動現金流入高達77億元。由此可見,依圖科技的盈利能力并不樂觀,一直依賴于外部輸血續命,卻看不到其盈利時間表。
大客戶依賴逐年攀升 獲客能力下降
依圖科技當前經營很大程度上依賴外部融資,這也為其帶來了不確定性的風險。依圖科技在招股書中提到,根據公司的發展戰略,未來一定期間公司將持續進行較大規模的研發投入,在公司上市后,無法實現盈利的狀態可能持續存在。若公司上市后觸發《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上市規則》第 12.4.2 條的財務狀況,即經審計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后的凈利潤(含被追溯重述)為負且營業收入(含被追溯重述)低于 1 億元,或經審計的凈資產(含被追溯重述)為負,則可能導致公司觸發退市條件。
根據《科創板上市公司持續監管辦法(試行)》,公司觸及終止上市標準的,存托憑證直接終止上市,不再適用暫停上市、恢復上市、重新上市程序。
此外,招股書顯示,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依圖科技前五大客戶的營收占比分別為35.12%、33.09%、51.12%及62.02%,呈現不斷攀升趨勢。2019年開始,依圖科技前五大客戶的營收占比已超過半成,這也意味著其對大客戶的依賴越來越強,其獲客能力正在逐漸降低。
目前,人工智能賽道高手云集,除了“AI四小龍”商湯、曠視及云從的競爭,阿里、騰訊等互聯網巨頭也在不斷加碼AI行業,這也使得依圖科技的壓力不斷增大。
依圖科技在招股書中提到,總體來看,人工智能芯片技術仍處于發展的初期階段,技術迭代速度加快,技術發展和商業化路徑尚在探索中,尚未形成具有絕對優勢的架構和系統生態。隨著越來越多的廠商推出人工智能芯片產品,該領域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目前,英偉達在人工智能芯片領域仍占有絕對優勢,華為海思、寒武紀等公司在該領域也有較強的競爭力。
以當前為時間節點,伴隨著AI賽道的競爭日趨上升,依圖科技此次上市背后仍免不了長期的挑戰,面對商業化成效不足產品難落地、長期資不抵債、現金流承壓等一系列問題,其未來發展之路還任重道遠。依圖科技能否殺出重圍,成為“AI第一股”,讓我們拭目以待。(常安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