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前,曹德蒞從應雪青、陳先云夫婦手中接過永和智控(002795),成為了上市公司實控人。面對公司凈利增長乏力的窘境,曹德蒞入主后馬不停蹄地開始了并購計劃,并將目光盯向了醫療健康產業,欲打造“醫療健康產業+流體智控業務”的雙主業模式。歷時一年,永和智控已初步勾勒出了曹德蒞想要的模樣,但與此同時,公司賬上商譽也出現激增,從曹德蒞入主時的1334萬元已增至6025萬元(截至9月30日),這無疑成為了懸在公司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另外,打造雙主業下,由于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的增多,永和智控今年以來凈利也不斷下滑,其中前三季度凈利下降36.98%。
曹德蒞入主后
去年11月,曹德蒞接棒應雪青、陳先云夫婦正式入主永和智控,至今已滿一年時間。
資料顯示,永和智控2016年4月成為A股一員,上市之初公司所處行業屬于通用設備制造業中的閥門和旋塞制造,具體屬于水暖器材行業,公司產品主要應用于民用建筑水暖、燃氣系統。但上市后永和智控卻陷入了業績增長乏力的局面,2017年凈利下滑13.88%,2018年凈利增長40.16%,2019年凈利再度下滑25.98%。
2019年11月,永和智控實控人應雪青、陳先云夫婦最終讓出了控制權,曹德蒞正式入主。根據彼時的交易方案,成都美華對永和智控控股股東永健控股單方增資2億元,增資完成后成都美華持有永健控股股權比例為88.89%,從而獲得永健控股控制權,應雪青、陳先云夫婦持有永建控股股權比例被動減少為11.11%。
由此,永和智控控股股東仍為永健控股,成都美華成為了上市公司的間接控股股東,成都美華的實控人曹德蒞成為了上市公司新實控人。
需要指出的是,在曹德蒞入主后不久,便開始將永健控股所持上市公司股權進行質押操作。其中,截至今年5月18日,永健控股質押股份數量達5800萬股,占其所持永和智控股份比例的100%,占永和智控總股本比例的29%。在牛牛金融研究總監劉迪寰看來,控股股東高比例質押容易導致上市公司控制權的不穩定,投資者應保持警惕。
永和智控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公司控股股東采取的是場外質押,沒有設置警戒線,不會出現平倉風險,不會影響公司控制權的穩定。
另外,業務布局方面,曹德蒞入主后,永和智控便開始打造“醫療健康產業+流體智控業務”的雙產業協同發展戰略規劃,上市公司開始向醫療健康產業發力。
頭頂商譽驟增
對于所處水暖器材行業的永和智控而言,公司想要進軍醫療健康產業,無疑將通過外延式并購的方式實現,而這也直接導致上市公司頭頂商譽出現激增。
曹德蒞成為上市公司實控人后,其并購動作可謂迅速。今年1月14日,永和智控披露稱,公司全資子公司成都永和成以支付現金方式收購達州中科95%的股權,轉讓價格為8860萬元。對于此次交易,永和智控也表示,這是公司在國內醫療服務市場領域的第一個落地項目。
之后在今年3月28日,永和智控再度披露稱,公司全資子公司成都永和成以支付現金方式收購成都山水100%股權,斥資1.26億元。資料顯示,成都山水主要從事酒店管理、住宿等業務。永和智控表示,上述股權收購主要是利用目標公司持有的物業開設成立成都醫學影像診斷中心。
伴隨著永和智控的不斷收購,公司賬上商譽也在增多。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末,永和智控賬上商譽僅1334萬元,但截至今年前三季度末,永和智控賬上商譽已達6025萬元。投融資專家許小恒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高額商譽帶來的潛在風險不容小覷,一旦標的公司經營不達預期,會導致上市公司出現商譽減值風險,進而侵蝕公司業績。
對此,永和智控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公司未來在穩步推進原有業務的同時,會大力發展醫療健康產業,把醫療這塊業務做好。就收購標的今年前三季度業績來看,都較去年同期出現大幅增長,不會出現大額商譽減值的現象。
接連兩次并購之后,永和智控的并購步伐并未就此結束。
今年9月26日,永和智控披露稱,全資子公司成都永和成擬以支付現金方式收購昆明醫科100%股權,作價1.082億元。今年10月,上述股權轉讓完成了過戶登記。這也意味著永和智控截至今年底的商譽值將超過6025萬元。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永和智控上述收購的3個標的公司均未實現盈利。諸如,昆明醫科在2019年以及2020年上半年實現凈利潤分別約為-829.11萬元、-347.56萬元。
凈利仍處下滑態勢
在曹德蒞打造的“醫療健康產業+流體智控業務”雙主業之下,永和智控今年以來的凈利表現仍處于下滑態勢。
財務數據顯示,在今年一季度永和智控實現歸屬凈利潤約為778萬元,同比下降47.15%;在今年上半年實現歸屬凈利潤約為2960萬元,同比下降22.31%。根據永和智控最新披露的2020年三季報顯示,公司在今年前三季度實現歸屬凈利潤約為3590萬元,同比下降36.98%;對應實現扣非后歸屬凈利潤約為3373萬元,同比下降41.19%。
對于公司今年凈利持續下滑一事,永和智控相關負責人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單就公司原有業務來看,業績與去年同期基本處于持平,由于公司戰略拓展、大力發展醫療健康產業,導致公司今年的管理費用、財務費用明顯增多,兩業務合并之后出現了公司凈利下滑的情況。“公司今年凈利下滑是階段性的,目前公司的醫療健康產業處于投入期,未來隨著公司醫療產業收入、盈利的增加,同時在成本的控制下,公司的產業會越來越好,經營業績也會好轉。”該負責人如是表示。
或許是受今年凈利處于不斷下跌態勢的影響,永和智控今年以來的股價表現也較為一般。經東方財富數據統計,今年以來(2020年1月2日-11月16日)永和智控區間累計漲幅為8.47%,同期大盤上漲32.79%。截至11月16日收盤,永和智控最新股價15.11元/股,總市值為30.22億元。
據了解,永和智控目前也在籌劃定增事項,公司以10.06元/股的價格向實際控制人曹德蒞發行總數不超過6000萬股A股股票,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6.036億元。據永和智控介紹,此次定增募資額在扣除發行費用后將全部用于償還銀行貸款和補充流動資金,提高公司的抗風險能力和持續盈利能力。
北京商報記者董亮馬換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