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務逾期超過11億元、兩大股東齊齊減持、實力接盤方入場。消息頻出,讓博天環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博天環境",603603.SH)成為2021年元旦前后A股市場關注的焦點。
兩大股東齊減持
1月6日晚,博天環境發布公告稱,公司股東國投創新(北京)投資基金有限公司(下稱"國投創新")、 上海復星創富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下稱"復星創富")與中國葛洲壩集團生態環境工程有限公司(下稱"葛洲壩生態")簽署了《股份轉讓協議》,具體為:國投創新向葛洲壩生態轉讓1253萬股(占總股本的3%)、復星創富向葛洲壩生態轉讓836萬股(占總股本的2%),均為無限售流通股份。
如果交易完成,葛洲壩生態將持有博天環境2089萬股份,在總股本中的占比為5%。葛洲壩生態也將進入博天環境前十大股東之列。同時,國投創新、復星創富在博天環境的持股比例將分別降至9.88%和3%。
在這之前的2020年12月31日,國投創新、復星創富齊發減持計劃稱,擬分別減持不超過2507萬股和1253萬股,減持比例為總股本的6%和3%。對于減持原因,國投創新、復星創富均表示是出于自身資金及資金規劃需求。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0月23日,國投創新、復星創富分別持有博天環境5382萬股和2089萬股,在總股本中的占比為12.88%和5%,為博天環境第二、第三大股東。另據招股書顯示,早在博天環境2017年上市之前,國投創新、復星創富就已是該公司的股東。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2月22日解除限售后,國投創新、復星創富并未立馬拋售博天環境的股份。直到2020年,這兩個機構投資者才加快了減持步伐。只是這一年,博天環境的股價仍跌跌不休,國投創新、復星創富似乎起個大早卻趕了個晚集。
股價創歷史新低
據公司官網介紹,博天環境是一家專業的水環境解決方案綜合服務商,公司主營業務為水環境解決方案(工程總承包)、水處理裝備和水務投資運營管理,于2017年2月17日在上交所主板上市。
然而走勢表現方面,自上市以來,博天環境股價的火爆大概只持續了半年多一點的時間。
Wind數據顯示,博天環境IPO時的發行價為6.74元,一路上攻后在2017年5月達到53.93元/股的歷史最高點,在高位只短暫維持,同年10月之后開啟漫長的下跌模式。
進入2020年之后,博天環境跌破發行價,并在2021年元旦后的首個交易日創下4.55元的歷史最低位。相較于53.93元的歷史最高位,其股價已跌去超過90%。
1月6日,或是受葛洲壩生態接盤的刺激,博天環境的股價創新低后立馬又來了個漲停。
市場普遍認為,葛洲壩生態接盤國投創新、復星創富,對博天環境未來的發展是重大利好。企查查信息顯示,葛洲壩生態隸屬于國資委監管的大型央企——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主要從事生態環境工程,與博天環境的業務對口。
不過,博天環境提醒投資者理性決策,注意投資風險。
博天環境在公告中表示,本次協議轉讓尚需中國能源建設股份有限公司的批復文件,另需經上海證券交易所合規確認后,才能辦理過戶手續,尚存在一定不確定性。
債務逾期高達11億元
雖然有實力同行接盤,但博天環境高達11億元的債務逾期還是讓投資者有些擔心。
2020年12月31日,博天環境發布公告稱,受宏觀經濟環境和行業形勢的影響,導致公司及子公司流動資金緊張,出現部分金融機構等債務未能如期償還或續貸的情形。
而這并不是博天環境第一次債務逾期。《投資者網》發現,加上本次公告新增的逾期債務本金及租金2.68億元,目前博天環境累計逾期債務金額已高達11.06億元。
另據公司2020三季報披露,截至去年9月30日 ,公司短期借款較2019年底增加了7.41億元,增幅為83%,增加原因為"部分長期借款到期后重新簽訂短期續貸合同,轉為短期借款所致"。
《投資者網》就"將采取哪些措施解決緩解債務壓力"等問題致函博天環境,但一直沒有收到回復。
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9月底,博天環境的營業收入為12.41億元,歸母凈利潤為-0.74億元。2019年同期,這兩項數據分別為16.69億元和-2.79億元。
可以看出,雖然博天環境2020年前三季度的營業收入較2019年同期減少超過4億元,但該公司的凈利潤虧損已大幅下降。這種收入減少、虧損也減少的情況,看上去比較令人費解。如果收入不能止住下滑,虧損幅度能否繼續減輕,目前仍有待觀察。(思維財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