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旋在中來股份(300393.SZ)巨額私募踩雷事件上空的疑云正在逐漸消散。
在投資虧損的背后,探究上市公司利用閑置資金委托理財操作細節或更能揭示出上市公司與私募管理人的博弈之處。中來股份認購的私募基金管理人的運作手法,毫無疑問具有代表性。
中來股份此次巨資理財離奇踩雷事件中存在著諸多迷霧——例如中來股份為何會耗資2億元投資私募基金,而和基金管理人看似毫無關系的神秘人又何以為其提供兜底,都成為市場關注的待解謎題。
伴隨著時代周報記者的調查以及中來股份1月18日對深交所此前關注函的回復,中來股份踩雷私募基金事件的原貌拼圖正在進一步完整。
踩雷私募始末
1月11日,中來股份一則離奇的踩雷公告讓投資者和市場倍感震驚。
該公告稱,由于公司認購的私募基金報告期內大額虧損,其2020年歸母凈利潤為0.9億元至1.15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52.71%至62.99%。理財虧損對凈利潤影響-1.68億元。
時間回溯至2019年11月,中來股份在獲得了來自自然人李萍萍、李祥兩人的兜底承諾后,將賬上2億元閑置資金投入相關私募產品。
具體來看,中來股份先后分四筆向泓盛資產管理(深圳)有限公司(下稱泓盛資產)認購了騰龍1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騰龍4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3000萬元、5000萬元,向深圳前海正帆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正帆投資)管理的方際正帆1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正帆順風2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認購了6000萬元、6000萬元。
頗為尷尬的是,上述基金產品重倉的濟民制藥(603222.SH)在去年年底股價大幅下挫,成為閃崩股。而濟民制藥這只個股近乎占據了基金產品的全部倉位。
除騰龍1號外,其他三只基金產品中中來股份所投資資金幾乎占據了產品募集資金的全部份額。也可以說,騰龍4號、正帆1號、正帆2號產品就是針對中來股份成立的。
2020年12月,上述四只私募基金凈值較11月份大幅下降,虧損幅度為97.18%。這也意味著,中來股份2億元的資金被用來高位接盤了閃崩股濟民制藥。
按照中來股份的說法,公司此前對于所認購的私募基金重倉個股濟民制藥這一信息并不知情。
中來股份在回復函中稱,依據行業慣例,因涉及到投資防火墻、內幕交易等方面的問題,一般私募基金管理人不會以口頭或書面方式將基金產品的持股明細告知投資者;此外,泓盛資產和正帆投資提供給公司的報告僅體現大類資產和股票大類行業的持倉金額,不披露個股持倉情況。因此,公司無法獲取投資明細。
神秘的兜底
中來股份此前決定斥資2億元認購泓盛資產、正帆投資的私募基金,與李萍萍、李祥同其簽訂的“定心丸”有關。
據悉,李萍萍、李祥于2020年1月7日向中來股份出具《承諾函》,承諾對泓盛騰龍1號、正帆1號、正帆2號三支基金產品合計1.5億元的本金及年化10%的投資收益提供差額補足擔保。
在深交所此前下發的問詢發函中,要求中來股份核實李萍萍、李祥與泓盛資管、正帆資管的關系以及為相關產品提供擔保的原因及合規性。
據天眼查查詢,泓盛資產法人為馬偉杰,正帆投資法人為黃建杰,兩家公司注冊地址均為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區前灣一路1號A棟201室。但李萍萍和李祥的名字并未出現在泓盛資產和正帆投資的股權結構和管理人員名單當中。
據了解,該地址為深圳市前海商務秘書有限公司,經營項目為提供公司地址信息、代理企業登記、代理記賬、及代理申辦其它法律手續等。
時代周報記者此前曾報道,一家名為深圳市中科杰銳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中科杰銳)的注冊地址和泓盛資產、正帆投資注冊地址相同,均為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區前灣一路1號A棟201室。而該公司法人名字正是李萍萍。
這也意味著,上市公司2億元認購的兩家私募基金管理人、擔保人的公司三者均為同一地址。
在中來股份的最新披露中,這一情況得到了確認。
中來股份稱,2020 年3月起,四支私募基金主要由自然人易楚作為統一對接人與公司對接,而這個同一聯系人易楚與李萍萍、李祥存在密切關聯。
據悉,易楚為中科杰銳監事,李萍萍為中科杰銳持股 84%的控股股東,并在中科杰銳擔任執行董事、總經理職務,且根據中科杰銳歷次股權變更信息顯示,李祥為中科杰銳原控股股東,后控股權逐步轉予李萍萍。
也就是說,易楚將中來股份、私募基金、擔保人串聯了起來。一方面泓盛資管與前海正帆共同通過易楚與中來股份對接業務,另一方面易楚與李萍萍和李祥有密切關聯,并且李萍萍和李祥又為泓盛資管與前海正帆的基金產品提供差額補足。
至此,李萍萍和李祥在該事件中扮演的真實角色也得以揭開。
中來股份稱,擔保人李萍萍1983 年出生,碩士研究生學位。曾任新三板公司金證互通(838334.OC)董事,持有中科杰銳84%股權,持有深圳金證智通投資咨詢有限公司(下稱金證智通)39%股權。
值得一提的是,金證互通亦持有金證智通41%股權,金證智通為金證互通子公司。
另一位擔保人李祥1981年出生,畢業于北京工商大學。任深圳市融泰匯通投資有限公司(下稱融泰匯通)投資總監、中科杰銳董事長。李祥持股 49%的融泰匯通2014 年5月備案成為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編號 P1002327。目前該基金管理人已累計發行10只基金產品
天眼查李祥的頁面中,其簡介為“擅長中短線大資金操作。股票操作風格主要是通過長期對市場的深入分析和跟蹤整體把握市場的脈動,挖掘熱點板塊、持續跟蹤潛力股票,把握個股啟動的時機和入場點,實現風險收益最大化。曾擔任某大型浙系私募的操盤手,管理資產近50億元。”
至此,除投資方中來股份和被投資標濟民制藥外,中間操盤的相關方身份全部顯現。
中來股份表示,“基于基金管理人過往業績良好、管理人合法登記備案、托管人為正規金融機構等原因,公司最終決定認購上述四支私募基金產品。李萍萍、李祥作為與泓盛資產與前海正帆有密切聯系的自然人,對泓盛資產與前海正帆有重大影響,二人自愿對公司認購的 1.5 億元私募基金承擔差額補足義務,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公司認購上述私募基金的信心。”
實控人何以主動兜底
中來股份投資踩雷的虧損金額為1.68億元,這相當于其2020年前三季度歸母凈利潤總額的六成,直接影響了中來股份2020年業績,全年凈利潤同比腰斬。
離奇踩雷后,中來股份向基金管理人泓盛資產、正帆投資及基金托管人申萬宏源證券、國泰君安證券、自然人李萍萍和李祥提起了訴訟和仲裁。
此外,中來股份董事長、總經理林建偉也在1月13日做出承諾就私募基金事項訴訟和仲裁尚未追回部分的投資本金損失進行差額補足。
中來股份相關人士表示,“訴訟和仲裁已經被受理,公司正在跟進法律程序,董事長也是根據一個雙保險的態度做出了這樣一個負責任的承諾。”
從股價上看,中來股份在1月11日披露踩雷接下來的兩個交易日股價連續下挫,跌幅分別為20.03和3.68%,公司市值2天蒸發21億元。
1月13日,得益于董事長承諾對損失差額補足的消息,中來股份上漲8.52%。 截至1月18日收盤,中來股份報收9.55元/股。
中來股份“喊冤”并訴諸法律程序的理由是,去年4月份公司便首次提出了全額贖回申請,并在此后多次與基金管理人聯系確認贖回進度,但泓盛資產和正帆投資表示,“公司贖回金額大,短期內集中拋售會導致市場波動,會造成本公司和其他投資者的損失。”不確認贖回申請。另一方面基金管理人進行了多次換倉,并未將減倉或平倉后的資金用于公司贖回,亦未通知公司,并且運用了杠桿工具。
此外,中來股份稱在四只產品的基金合同中曾約定,基金份額凈值0.85為預警線、0.80 為止損線,但未發現管理人進行平倉操作,也未向公司發起提示。
令市場人士頗感詫異的是,既然在2020年4月便遭遇了贖回不順利的情況,中來股份此前并未進行及時披露,而這一點也引起了深交所的關注。
中來股份在回復函解釋稱,“公司雖已多次申請贖回但并未全額贖回,但根據公司定期凈值監測,凈值呈現持續向好回升態勢,且李萍萍、李祥對公司認購的 1.5 億元私募基金承擔了差額補足義務,經綜合考慮,公司認為風險可控,故沒有達到重大信息披露條件。”
中來股份1月13日公告稱,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林建偉,做出如下不可撤銷承諾:“公司就本次私募基金事項取得訴訟判決生效之日或取得仲裁裁決之日(兩者以先到之日為準)起滿兩年之日,如未能追討回投資本金損失的差額部分,本人愿意承擔差額補足義務,即承擔尚未追回部分的投資本金損失,并于上述滿兩年之日后的三個月內向公司進行支付。”
值得一提的是,林建偉做出兜底承諾,或與其賣欲賣掉公司控制權,并需要對剛剛引入的戰略投資者——泰州姜堰道得新材料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下稱姜堰道得)“有個交代”有關。
2020年10月22 日,姜堰道得與中來股份簽署《附條件生效的股份認購協議》,姜堰道得有望通過受讓股份、表決權受托,以及認購增發股份等方式,成為中來股份的控股股東;但對上述私募的投資,是林建偉實際控制中來股份時所做出的決策,“新股東”自然無理由為“老股東”的錯誤決策買單。
據中來股份公告,在其披露董事長做出兜底承諾公告的前一天晚間,“姜堰道得委派代表與公司董事長林建偉先生洽談,雙方一致同意由林建偉先生對本次私募基金事項訴訟和仲裁尚未追回部分的投資本金損失進行差額補足。”(時代周報記者:韓一奇、鄭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