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視頻第一股”漸行漸近。1月24日,快手科技更新招股書,并通過港交所啟動路演,計劃26日至29日公開招股。如果上市成功,快手可能再創新紀錄,只不過,一路狂奔上市的同時,快手為自己未來埋下的隱患同樣不少,甚至在最新招股書中已現端倪,不僅平均月活躍用戶兩個月下滑超三成,經營虧損也在進一步擴大。
虧損擴大 未來無法保證盈利
資料顯示,快手科技于2020年11月5日在香港聯交所遞交了第一版招股書。2021年1月15日,快手發布了第二版上市招股書,1月24日,快手對招股書進行了更新。
此次快手科技將以每股105港元至115港元的價格發行3.65億股,將于本周二至1月29日開始接受投資者訂單,定于2月5日上市。如果上市成功,則計劃募資約54億美元,快手將成為自Uber后全球最大的互聯網IPO,同時也是自2019年百威亞太58億美元上市以來,亞洲規模最大的一次IPO。
如此大手筆,引起的反響自然也不小。快手擬開始招股的消息傳出后,公司的聯席保薦人之一,港股華興資本(01911.HK)的股價也應聲暴漲,截至25日收盤,報收20.6港元/股,漲幅達21.32%,創2019年4月以來新高,可見市場對這家短視頻頭部企業的關注程度。
墻內開花墻外香,快手本身的狀況似乎并不那么好。最新招股書顯示,公司的營收持續增加,截至2020年11月30日止,11個月快手的總收入為525億元,可與此同時,公司經營虧損金額也擴大到了94億元。
不僅如此,公司還表示,未來將在銷售及營銷開支以及生態系統上持續增加投入,預計2020年虧損凈額較上年會有所增加,無法保證在不久的將來會盈利。換言之,就是鐵了心地繼續“燒錢”,不僅眼下增收不增利,到未來一段時間也難以保證實現盈利。
監管趨嚴 或對業績產生重大影響
如果說虧損擴大的原因可能是大筆撒錢擴張所致,那快手的活躍用戶數出現下降情形,則更加說明問題。根據招股書,從2020年9月底到11月底,快手日活用戶從3.05億下降到了2.64億,月活用戶則從7.69億下降到了4.81億,降幅明顯,其中月活用戶短短兩月就下滑超三成。在部分分析人士看來,快手近期數據紛紛下滑,或許與近段時間狀況不斷有關。
快手招股書此次也對風險進行了提示,表示近期監管層面對短視頻、直播、電商業務的規范管理,可能會對公司業務經營及財務業績產生重大負面影響。
如此狀況的出現,與此前的快手“一哥”辛巴脫不開關系。此前有數據顯示,在辛巴出事前的2019年,其直播帶貨總成交金額達133億,而快手在2019年全年直播帶貨總成交為596億,前者達后者近四分之一。
但到了2020年11月,由于辛巴因直播帶貨出售假燕窩,在社會上引起了很大反響,不僅損傷了平臺的聲譽,也暴露出快手對主播帶貨產品的質量把控乏力。備受爭議之下,多部門也接連加強監管,甚至連帶影響了整個直播帶貨行業生態。
辛巴出事后,快手對規范主播帶貨的重視程度似乎不夠。1月14日,公司管理層參與港交所聆訊時透露,辛巴直播銷售額占快手電商銷售額約10%,“即使剔除辛巴的銷售部分,快手電商2020年12月的整體銷售額仍在增長”。
麻煩纏身 上市后仍面臨隱患
然而此前卻有消息顯示,對于辛巴團隊的一系列劣習,快手一方更多是傾向容忍,很難看出對外宣稱的硬氣。
包含辛巴在內,快手平臺上“主播家族”按照外界普遍的分法,流量基本被“六大家族”長期霸占,分別是辛巴的818家族、散打哥的散打家族、方丈的丈門家族、張二嫂的嫂家軍、二驢的驢家班,以及牌牌琦的716家族等。
有分析指出,這些家族長期占據頭部,意味著其他主播的發展長期被抑制,小主播想獲得足夠流量幾乎只能成為家族成員,表面上是家族里的“徒弟”,實際卻更像簽約“藝人”,一旦違約,需要賠付天價違約金……反饋到平臺本身,就是長期難有新的大流量主播出現,吃老本總有吃空的一天。
沖刺上市階段,快手也似乎屢屢嘗試斷臂求生,削弱平臺里的“家族”個數,包括拋棄此前的經營理念,不再“讓平臺自然成長”,引入“直播公會”入駐,嘗試構建新的主播生態……只是拋棄了此前諸多特色的快手,在用戶活躍度下降,虧損進一步擴大的情況下能走多遠,依然存在疑問。
事實上,眼下的快手平臺在沖刺上市的狂奔過程中,或許本身就埋下了更多不穩定因素。
今年元旦前后,快手曾一度因為在公司內部開啟全員“大小周”而成為熱搜話題,期間還有消息稱,已有70%的人在實行“大小周”,期間社交平臺上員工抱怨不少,網絡上更是被網友們吐槽“該來的福報總會來的”。
總體來看,快手的日活月活用戶數已經開始下降;辛巴出事后,行業監管持續加強;此前幫助平臺開疆擴土的主播家族,也成了公司進一步發展的阻礙……諸多麻煩纏身,且看狂奔上市的快手接下來將如何應對。(記者 陳雨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