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著當代年輕人“低電量焦慮癥”的痛點,共享充電寶行業迎來飛速發展。日前,怪獸充電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遞交F-1招股說明書,計劃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承銷商為高盛、花旗、華興、中銀國際;另有消息稱,怪獸充電將于4月2日正式以“EM”為證券代碼掛牌,成為“共享充電寶第一股”。
從創立到沖刺IPO,怪獸充電僅用時4年,天眼查信息顯示,怪獸充電運營主體上海摯想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4月28日,注冊資本1000萬元,彼時,王思聰曾放言不看好共享充電寶行業。爭議聲中,一群有著科技大廠背景的年輕人組團入局,憑借資源優勢,怪獸充電“后來居上”,四年完成五輪融資,金額高達25億元。
資本加持下,怪獸充電開啟快速擴張模式,據歐睿國際發布的《共享充電行業發展報告》顯示,2019年怪獸充電以36.4%的市場份額躍居行業第一,成為首家年交易總額邁入20億元大關的共享充電寶企業。
但一路高歌猛進的怪獸充電也正遭遇成長的煩惱:在終端消費者層面,怪獸充電除了頻發充電故障、計費異常等產品問題外,還屢屢因其借還充電寶的主頁面向用戶推送虛假紅包、虛假抽獎廣告,為不良商家導流而遭到用戶的詬病。
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表示,怪獸充電之所以選擇赴美上市,是因為在美國上市沒有過多限制,想上就可以上。“它能第一個上市,只不過是因為它上市的需求最迫切。共享充電寶自身的業務和盈利模式都還不夠成熟,前期都是燒錢換份額,后期除了增加收費和賣充電寶、難有其他明顯收入來源,還爆出安全性問題,所以前景不確定性很大。”
充電2小時扣費99元 歸還充電寶還要拍照自證清白?
據消費者王女士投訴,不久之前,她剛剛經歷了一次“租借怪獸充電寶2小時,遭到強制扣費99元”的維權過程。
“3月6日11時30分,我從貴陽米亞酒店借了一臺怪獸充電寶,用了不到2小時就還了,我以為會和平常一樣自動扣費,第二天才發現訂單還在進行,隨后便聯系客服,并提供了充電寶的歸還地點??头Q已備注歸還時間,后續訂單自動完結后,如果發現多扣款,再聯系他們核實費用問題。后來直到3月10日,過了整整4天,怪獸充電的計費還在繼續,其間也沒有任何客服人員與我聯系。我再次主動聯系客服,他們卻說我借的這臺充電寶‘疑似丟失’,如果我不能返回門店幫他們尋找充電寶、或上傳我還充電寶時的照片,我就需按照‘超期未歸還成功/丟失’扣除99元費用。”
王女士氣憤的表示:“這明明是怪獸充電自身的故障,為何卻要消費者買單?”
值得注意的是,王女士的遭遇并非個例,據第三方投訴平臺黑貓投訴數據顯示,標記為“怪獸充電”的投訴已逾7000例,其中數千例投訴直指怪獸充電“惡意扣費、亂收費、霸王條款”等。
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郭永發律師表示,基于共享充電寶的商業模式和消費者的弱勢地位,消費者只要有初步證據證明已歸還充電寶即可,品牌方不得無限加重消費者的舉證責任,否則屬于對“誰主張,誰舉證”原則的濫用。
“作為經營者,充電寶品牌方應當提供質量良好、無技術缺陷的產品或服務,在消費者反映充電寶存在無法停止計費等情況后,應通過后臺程序或實地進行自查,確認屬于技術故障后及時退還多收取的消費者的費用;作為消費者,在歸還充電寶時,要注意及時確認已歸還成功,系統已停止計費。如遇到故障,可通過視頻等方式留存證據,然后及時向客服反饋;如客服推諉或者充電寶品牌方不予處理的,消費者可以向市場監管部門或消費者協會投訴,由第三方調查處理。”郭永發律師表示。
據業內人士透露,亂扣費已成為共享充電寶行業的痼疾。人工智能領域專家鄧偉強認為,造成共享充電寶企業“亂扣費”的最主要原因是其設置的自動扣費功能。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張孝榮分析稱,亂扣費屬于公司運營、管理問題,不排除相關企業商業道德不達標、故意作惡,“亂扣費相當于電商刷GMV數據,扣了用戶費用可增加自家的流水和利潤,增加交易次數,進而增加自身業績,甚至滯留大資金形成資金池,通過資金滯留牟利。”
業內人士表示,怪獸充電近期已交表擬登陸美國資本市場,如果不能積極主動解決消費者投訴問題,后續將嚴重影響企業形象和投資者信心。
彈窗推送虛假紅包、虛假抽獎廣告套取用戶隱私信息或涉違法
除了亂扣費之外,怪獸充電還因租借過程中頻頻彈窗虛假紅包、虛假抽獎廣告等,遭到大量消費者投訴和吐槽。
“借個充電寶,不是彈出紅包就是‘限時領充電福利’,要么就是‘免費抽蘋果手機’、‘免費領取贈險’,沒有一次不彈出來,手滑就不小心點開了,你不想看都不行。”社交媒體平臺上,有多位怪獸用戶對此調侃稱:“跟你手氣好不好無關,百分百中獎,你敢信么?”
中國網財經記者多次實測發現,怪獸充電租借完成后,小程序均會推送諸如“砸出大紅包、領取贈險”等廣告,這些廣告頁面通過“贈送特權福利”、“開獎”等方式,誘導用戶或網購虛擬會員資格,或提交個人隱私信息,而這些虛擬會員資格實際根本無法使用,提交了個人隱私信息的用戶,此后還會頻繁收到產品推銷、保險代理等電話短信的騷擾。
記者在一次掃碼租借怪獸充電寶后,小程序立刻彈出“恭喜發財 大吉大利”的紅包;記者點擊“開”后,頁面跳轉至“砸出大紅包”界面,根據提示,該頁面共有8次免費抽獎機會,獎品包含特等獎iPhone11 pro兩份、爆款10份、以及送禮佳品免費領保險30份。
隨意點擊其中一個金蛋,再次彈出“某某保 百萬保障免費送 抽iPhone12 pro手機”抽獎界面,第二次抽取紅包后,則再次彈出提示為“領取贈險 贏新款手機”的紅包界面,第三次“開”啟紅包后才進入“免費領取贈險”界面。而該頁面要求用戶填寫姓名、手機等個人信息,并勾選“本人同意領取贈險,已閱讀活動規則和用戶協議并申請贈險”方可繼續,記者按要求提交相關信息后,被告知“48小時內,如您符合申請贈險條件,保險公司會通過您預留的手機號與您聯系”。
據業內人士透露,iPhone12 pro手機這一獎品實際“根本不存在、不可能抽到的”,這就是一則套取用戶隱私信息、賣給保險中介機構的廣告,廣告主會按UV(打開頁面的人數)或者銷售線索(填寫了隱私信息的人數),跟怪獸充電結算廣告費用。
除了以“抽獎iPhone12 pro手機”為餌,幫助保險中介套取用戶隱私信息外,怪獸充電還為“全球購騎士特權”(也稱騎士省錢特權、全球購騎士卡)等差評累累的商家導流。
在一次借取怪獸充電寶中,記者在點擊“申請免押金使用”后竟直接跳轉至“騎士省錢特權”頁面。據頁面信息介紹,“騎士省錢特權”有實體卡片,現在辦理還可額外贈送一張電子卡片,點擊“立即辦理”后,同時需要填寫姓名、手機號碼、收件地址等個人隱私信息。值得注意的是,宣稱免費領用、“總金額0元”的“騎士省錢特權”實體卡,真正領用還需要繳納15元的快遞費;而據快遞行業人士表示,對于這類大批量、體積規整的企業小件派送,快遞費實際僅需5元以下。
據中國網財經記者統計,多家第三方平臺上都有針對“全球購騎士特權”的海量投訴,大量投訴集中在“虛假宣傳、貨不對板”上。典型案例如以“9.9元換購拍立得”為餌,誘導用戶以9.9元購買“全球購騎士特權”,用戶購買后發現所謂的“特權”完全無法使用;其它還包括在“全球購騎士特權”上以低價購得漢堡王、星巴克等產品券后,卻發現根本無法使用,相關商家甚至公開聲明與“全球購騎士特權”從無合作。
怪獸充電寶向用戶彈窗推送此類廣告是否涉嫌違規收集公民個人信息行為?是否符合《互聯網廣告管理暫行辦法》及相關規定?針對以上問題,郭永發律師表示,自然人的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非法收集、使用、買賣、提供或者公開他人個人信息。
“此類廣告涉嫌非法收集、使用消費者個人信息,違反了《民法典》《網絡安全法》等相關法律規定。同時,根據《互聯網廣告管理暫行辦法》的規定,互聯網廣告應當內容真實、具有可識別性,顯著標明‘廣告’,使消費者能夠辨明其為廣告;不得以欺騙方式誘使用戶點擊廣告內容。共享充電寶小程序以贈送禮包、抽獎等方式誘騙消費者點擊虛假廣告的行為違反了上述《辦法》。”
事實上,作為流量變現最簡單的方式,廣告投放早已成為怪獸充電的增值收入來源。
據怪獸充電招股書披露,2019-2020年,公司其他收入(主要包括通過在小程序上以微信或支付寶展示廣告而向客戶提供的廣告服務所產生的收入)分別約2760萬元、2022萬元,占收入總額1.3%、0.7%。不僅如此,怪獸充電還在招股書“關于互聯網信息安全和隱私保護的條例”中承諾,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保護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隱私,禁止侵犯這些權利。
針對以上問題,中國網財經記者向怪獸充電發送采訪函,截至發稿尚未收到回復。(記者 賈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