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市補齊基礎設施短板,完善現代化國際化城市功能;加快城市更新,全力打造宜居樂居美麗社區;推進智能建造,助力城鄉協調發展,建設現代化國際化美麗省會城市
打通46條“斷頭路”,每年新建停車場1萬個,加快推進16.2公里地下綜合管廊項目建設……石家莊市住建局認真學習河北省推進省會建設發展工作會議和全市領導干部會議精神,堅決貫徹落實省委、市委決策部署,迅速行動,部署推進現代化國際化美麗省會城市建設工作。
補齊基礎設施短板
圍繞京津冀協同發展,對接雄安新區,加快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全力提升城市綜合承載能力。重點在三個方面發力:一是路網建設。盯準火車站、中央商務區、國際貿易城周邊等重點區域,持續完善路網結構,打造一流的都市路網體系和“城市客廳”。今年打通各類城區“斷頭路”10條,力爭三年內打通剩余46條“斷頭路”,進一步完善市區骨架路網和主干道系統,加密次干道和支路網,為城市發展提供有力支撐。二是停車場建設。堅持配建為主、路外為輔、路內補充原則,以新建立體停車設施、儲備地塊臨時利用、現有空閑地段綜合改造、高架橋下和綠地地下空間利用為重點,創新建設方式方法,多方破解資金難題,每年建成停車位1萬個左右,率先創造性地走出一條停車設施建設經驗之路。三是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在總結國家試點經驗的基礎上,一方面加快推進全市11個在建、3個謀劃開工的16.2公里地下綜合管廊項目建設,進一步增量擴能;另一方面采取切實有效措施保證已建成的25個共66.2公里管廊管線入廊并安全穩定運行,創新完善可持續發展的建設運營管理體系。
打造宜居樂居美麗社區
實施城市更新行動,以高端設計和“繡花”功夫建設高品質美麗宜居社區。從四個方面“提速”:一是棚戶區改造。在全市已完成354個棚改項目19.68萬套回遷房的基礎上,繼續改造剩余的35個棚戶區1.78萬套回遷房。二是老舊小區改造。今明兩年全面完成2000年以前建成剩余的1245個老舊小區改造任務。2023—2025年按照完整小區、綠色小區要求,再完善提升600個小區功能。三是城中村改造。結合全省2018—2020年城中村改造三年行動,加快推進194個已啟動的城中村回遷房建設,對剩余的73個城中村全部啟動并盡早開工建設。四是租賃試點建設。以國家住房租賃試點為契機,利用國開行、建行等資金支持,加大新建、改建、盤活房源建設和籌措力度,培育發展規范住房租賃市場并建立完善長效機制。
推進智能建造
堅持創新驅動,圍繞智能建造和智慧化應用,加速推動建筑產業轉型升級;統籌城鄉發展,有力促進城鎮化建設。一是加大創新技術應用力度。圍繞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嚴格執行節能標準,抓好建筑節能工作。探索發展智能建造新產業,加快推進建筑信息模型(BIM)、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集成應用。大力發展綠色建筑、裝配式建筑和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筑。二是加大縣城建設力度。持續開展縣城建設提質升級三年行動,優化縣城規模等級,增強功能承載力,完善配套設施,改善生態環境,努力打造更高標準、獨具特色、靚麗多彩、山清水秀、宜居宜業的現代化美麗新縣城。三是加大村鎮建設力度。開展鄉村建設行動,抓好農村危房改造,推動全市3859個村莊生活垃圾就地分類和資源化利用,強化特色小城鎮、傳統村落建設和保護,改善農村和小城鎮人居環境。(記者康義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