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襄都區以“四三三”服務體系為主線,積極實施“三減一提”“企業開辦直通車”“微審批”“無紙化審批”“承諾制改革”等一系列改革,不斷提高和優化服務水平。截至目前,市場主體總量達51818戶,事項網上可辦率達100%。
“四個一”審批提質增效
推行“一枚章”審批、“一窗口”受理、“一站式”辦結、“一碼”好差評的“四個一”審批服務改革,建設職責清晰、事權獨立、審管聯動、便民高效的服務型機關和良好的營商環境。
通過“一窗受理,并行辦理,全程網辦”服務平臺,將企業開辦過程中涉及的營業執照申領、公章刻制、參保用工登記、涉稅業務辦理等事項集中到一個窗口受理,改變了以往企業找多部門逐個辦理不同業務的模式,實現“一窗接件、內部流轉、限時辦結、一窗出證”。
在實行“一窗口”辦理的同時,推行一件事打包受理、一張表綜合受理,設立“多件事一次辦”綜合受理窗口,實現統一受理、同步分發、同步審批、統一反饋的集成服務。
依托河北政務服務平臺,在所有窗口單位實行工作人員“一人一碼”,群眾通過評價器、“冀時辦”App及微信小程序、電腦端(河北政務服務網)對服務做出評價或提出建議。組建差評處置工作專班,對舉報投訴、“差評”問題進行及時回復和解決。
“三個辦”優化政務服務
運用系統思維,在宏觀層面搞好整體規劃,通過“馬上辦”“就近辦”“全天辦”“三個辦”機制,確保群眾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能享受到高效服務。
容缺受理“馬上辦”。針對那些具備基本條件、主要申報材料齊全且符合法定條件,但次要條件或手續有欠缺的行政審批事項,經過申請人做出相應承諾后,工作人員先予受理和辦理。同時,對省、市、區重點項目,實行“一次性告知,一窗式收發”,提供“一對一”“綠色通道”“延時服務”等多項服務措施,企業投資項目備案壓縮至1個工作日辦結,施工許可壓縮至4個工作日辦結。
全域覆蓋“就近辦”。將分屬不同部門的198項政務服務事項下放至鄉鎮、村(社區)。目前,8個鄉鎮、街道,全部建成標準化、數字化、網絡化行政綜合大廳,61個村(社區)綜合服務站全覆蓋。
智慧服務“全天辦”。開通網上申報、常見問題咨詢、進度查詢、辦件公告、證件郵寄查詢等特色服務,并將政務服務終端覆蓋區、鄉鎮、村(社區),有效化解了大廳內人多擁擠、排隊等候的現象。
“三個零”提速服務效率
創新服務方式,采用數據化、集成化、智能化等信息化機制,開啟“零距離”“零材料”“零障礙”“三個零”高效審批模式。
網上大廳實現“零距離”。開通政務服務微信公眾號,高標準搭建襄都區政務服務網,推廣應用“冀時辦”“便利邢”等平臺,實現個體注冊等12項民生事項“指尖辦”“移動辦”,推行企業開辦“一窗通”、個體“云窗辦照”,企業“全程網辦”率在邢臺市率先超過95%,個體網辦率達99%。
數字化轉型實現“零材料”。在全市率先上線土地全流程電子化交易,實現公共資源交易“文件電子化,標書網上傳、開標不見面、監督信息化、過程全留痕”全流程“一網通辦”。推行“云踏勘”服務,踏勘人員運用微信電話手段,對經營場地進行視頻勘驗,審核無誤后批準辦結,再通過郵寄的方式送達,實現不見面審批。
全方位服務實現“零障礙”。推出網上“微審批”,實現審批業務隨時隨地咨詢辦理,讓辦事群眾體驗到“淘寶購物式”的便捷。(記者劉楊 通訊員劉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