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辛集市政府印發《關于持續深化“證照分離”改革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發展活力的實施方案》。方案提出,持續實施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全覆蓋清單管理,按照直接取消審批、審批改為備案、實行告知承諾、優化審批服務等四種方式分類推進審批制度改革,力爭2022年底前建立簡約高效、公正透明、寬進嚴管的行業準營規則。
直接取消審批。在外資外貿、工程建設、交通物流、中介服務等領域破解“準入不準營”問題,全市范圍內取消68項中央層面設定的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取消審批后,企業(含個體工商戶、農民專業合作社)取得營業執照即可開展經營,行政機關、企事業單位、行業組織等不得要求企業提供相關許可證件。
審批改為備案。在貿易流通、教育培訓、醫療、食品、金融等領域放開市場準入,將15項中央層面設定的涉企經營許可事項改為備案管理。審批改為備案后,原則上實行事后備案,企業取得營業執照即可開展經營;確需事前備案的,企業完成備案手續即可開展經營。企業按規定提交備案材料的,有關主管部門應當當場辦理備案手續,不得作出不予備案的決定。
實行告知承諾。在農業、制造業、生產服務、生活消費、電信、能源等領域大幅簡化準入審批,對37項中央層面設定、4項省地方性法規設定的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實行告知承諾。實行告知承諾后,對因企業承諾可以減少的審批材料,不再要求企業提供;對可在企業領證后補交的審批材料,實行容缺辦理、限期補交。對企業自愿作出承諾并按要求提交材料的,要當場作出審批決定。現場核查環節由審批前實施調整為審批決定后核查,統一由監管部門實施。
優化審批服務。對15項中央層面設定的涉企經營許可事項,下放審批權限;256項中央層面設定的涉企經營許可事項,精簡許可條件和審批材料;140項中央層面設定的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優化審批流程,壓減審批時限;對18項設定了許可證件有效期限的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取消或者延長許可證件有效期限;對13項設定了許可數量限制的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取消數量限制,或者合理放寬數量限制并定期公布總量控制條件、企業存量、申請排序等情況;對省地方性法規設定的“小額貸款公司的設立審批”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優化審批流程,壓減審批時限,提高審批效率。(記者董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