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快秋收秋種進程,10月8日,衡水全市開展“一排雙搶”(排田間積水、搶收騰茬、搶時播種)工作,確保秋糧顆粒歸倉,切實穩定冬小麥播種面積。
9月份以來,衡水市持續出現降雨天氣過程,局部地區發生內澇,甚至出現農田積水,給秋收秋種工作帶來很大困難。各縣(市、區)把秋收秋種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來抓,確保今年糧食產量和明年夏播面積。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村“兩委”班子、駐村幫扶隊等各級黨員干部深入農村生產一線,積極參與搶收搶種,保障基礎人力,確保秋收進度。
針對田間積水嚴重、短時無法排水的地塊,全市集中力量,集中時間,搶排積水,確保10月11日之前全部排出農田積水,為秋收種麥爭取時間、贏得主動。按照專家分析研判,各縣(市、區)搶抓農時,確保在10月31日前完成全市小麥播種任務,指導農戶科學選擇節水、高抗、穩產品種。同時,各縣(市、區)做好精耕細播,堅持“時間服從質量”的原則,確保苗全、苗齊、苗勻、苗壯。做好播期播量匹配,趁晴好天氣搶抓農時,力爭多種適時麥,提高冬前一二類苗比例。部分晚播地塊,適當加大播量,保障充足的基本苗。針對田間積水、土壤濕度過大、短期無法散墑整地的地塊,堅持“四補一促”的晚播小麥應變技術,選用早熟品種、以種補晚,提高整地質量、以好補晚,適當增加播量、以密補晚,科學增施肥料、以肥補晚。
與此同時,衡水市縣財政部門專門安排資金支持“一排雙搶”工作,保障排水設施、設備建設和運行,對排水任務重、難度大的村戶予以補貼;對臨時挖作排瀝坑塘的地塊,予以復耕補貼。同時,出臺具體補貼政策,對新建儲糧倉、購置農機具和烘干設備、購買柴油等給予補貼。(記者盧婉鳳 通訊員王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