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本來只是想先咨詢一下,沒想到不用開具‘無犯罪記錄證明’,簽署承諾書就能辦!審批僅用了14個工作日,比承諾時效縮短了一半時間。”剛拿到《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口腔診所負責人劉曉對這一減證便民舉措連連稱贊。
12月22日下午,正定縣政務服務大廳內,前來辦理業務的群眾絡繹不絕,窗口工作人員耐心細致地答疑解惑、審核資料,各窗口秩序井然,手續簡單的業務只需幾分鐘就能完成。
辦事效率的提升得益于正定縣行政審批局大力推行的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改革。
“現在,我們審核材料的負擔逐步減少,企業和群眾的獲得感和辦事的滿意度明顯提升。”正定縣行政審批局政務服務管理股股長翟玉婷介紹,以前辦理很多證件都需要當事人回到戶籍所在地派出所開具“無犯罪記錄證明”,而現在只需要按事實填寫一份告知承諾書,真正實現了讓群眾少跑腿。
翟玉婷說,自從實行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以來,涉及本部門的21項證明事項已經全部改成了“告知承諾書”形式,工作人員從大量重復性的證明材料審核工作中解脫出來,工作重心逐步向豐富服務內涵、優化經辦流程、加強信息共享、創新事中事后監管等方面發力,服務質量和效率有了顯著提高。
截至目前,正定縣政務服務大廳已通過告知承諾方式辦理證明事項1215件。正定縣行政審批局審批二室主任劉峰表示,要確保事項落地落實,主動向群眾宣傳解讀目錄內容要求和新的辦理方式、辦理流程,真正把工作做到群眾的心坎上。
一直以來,辦理行政事項前先要到處開具證明是困擾群眾和企業的“老大難”問題,為此,河北省在2020年12月率先印發了《全面推行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工作實施方案》,有力有序有效地推進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改革。
今年7月12日開始,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在我省從試點向全省推開,全省第一批9類42項證明事項逐漸實現“一紙承諾替代證明”。同時,省政府辦公廳公布《河北省保留證明事項基本目錄》,除基本目錄中225項證明事項之外的事項不再要求開具證明,真正實現“目錄之外無證明”。
此外,在“目錄”的基礎上,各地各部門將結合實際,按照最大程度便民利企的原則,進一步擴大清單范圍,真正做到緊扣發展所需,回應民生所盼。據了解,我省全面推行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以來,各地各部門通過告知承諾方式辦理證明事項60余萬件。
在第一批實行告知承諾制證明事項中,司法行政領域有包括“無犯罪記錄證明”在內的3類8項證明事項實行告知承諾制,在破解市場和民生領域痼疾、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等方面,邁出了實質性步伐。
“接下來,我們要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續推進‘減證便民’措施落實,繼續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用‘一’紙承諾換來群眾的‘十’分滿意。”河北省司法廳黨委委員、副廳長彭敬捷表示,下一步,省司法廳將按照“成熟一個實施一個”的原則,逐步制定出臺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的相關配套制度,對保留證明事項和實行告知承諾制證明事項的兩個目錄實施動態管理,為優化營商環境,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強省、美麗河北貢獻司法力量。(記者 鄭可欣 康紫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