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市深入貫徹省委關于深化糾正“四風”和作風紀律專項整治工作部署要求,緊密結合本地實際,在全市開展深化“轉作風、提效能、比擔當、作貢獻”活動,建立健全八項工作機制,常態化、長效化推進深化糾正“四風”和作風紀律專項整治,動員廣大黨員干部錨定目標、提振精神,擔當實干、狠抓落實,全面加快富強文明美麗的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建設步伐,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建立比看提標機制,攻堅克難跨越爭先。深入組織開展“四比四看”,與前任比發展速度,與上年度比排位升降,與目標比完成進度,與先進比差距不足。全市上下各領域、各系統、各戰線要持續深入開展全面對標行動,提高工作標桿,突出重點關鍵,攻堅克難、事爭一流,跨越趕超、爭當先進。
建立公開承諾機制,目標措施公開亮相。上半年,重點圍繞全年目標任務、階段性重點工作和采取的主要措施,作出公開承諾;下半年,重點圍繞工作完成進度、存在問題和下一步計劃,作出公開承諾,確保高質量完成。各縣(市、區)和各部門要敢于在社會面前亮亮相、把成績和問題拿出來曬一曬,推動形成比學趕超的生動局面。
建立定期調度機制,擰緊鏈條推動落實。對全市重點任務、大事要事難事等推進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實行分管市領導會商研判機制,牽頭市領導要靠前指揮、主動作為、現場辦公,會同有關部門認真分析研判,召開專項調度會,制定周密工作方案和有力有效舉措,推動問題解決。要健全完善“六個中心”建設、“532”市域主導產業培育、大氣污染防治攻堅等重點工作專班,逐項定目標、定任務、定措施、定人員、定時限、定獎懲,做到一切工作具體化、具體工作項目化、項目管理專班化、專班落實鏈條化。
建立觀摩拉練機制,提升項目建設水平。深化重點項目“四調度、三推介、兩觀摩”機制,對一、二、三產業項目分類強化調度、觀摩、考核,引導各級干部在項目建設和招商引資上比干勁、比拼勁、比韌勁,確保項目不斷檔、投資不停步。深化縣城建設和鄉村振興現場觀摩機制,看規劃理念是否超前、市場運作是否到位、農業產業有無支撐,持續提升縣城建設水平,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深化滏陽河全域生態修復現場觀摩機制,看重視程度高不高、推進力度大不大、標準要求嚴不嚴、社會效果好不好,著力打造民心工程、生態工程、綠色工程、精品工程。
建立精準督導機制,確保工作高效推進。圍繞上級重大決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重要工作任務、階段性重點工作等,推行“1234”督導辦法,即下發一套任務清單,緊盯上級黨委決策部署、本級領導交辦事項和會議議定事項“兩項重點”,實行交辦卡、提示卡、催辦卡“三卡督辦”,落實抽查暗訪、調度通報、警示約談、追責問責“四項機制”,強化問題清單臺賬管理,跟蹤督導、定期要賬,重實地、察實情、見實況,確保各項工作有序高效推進、按期圓滿完成。改進督查檢查方式,采取“四不兩直”方式,開展聯合督查和聯合檢查,從嚴控制總量,切實提高督查檢查實效。
建立通報約談機制,有效傳導工作壓力。對市直部門和縣(市、區)主要經濟指標完成進度,實施“紅黃藍綠”四色分級管理機制,定期梳理匯總進展情況,開展量化計分考評,向全市通報排名情況,形成抓兩頭、帶中間的工作格局。對工作落實不到位、推進措施不精準、工作進度滯后、指標增速一次排名后三位的,由分管市領導負責約談提醒;連續兩次或累計三次排名后三位的,由常務副市長、市委組織部部長負責約談提醒;連續三次排名后三位的,在市政府常務會、市委常委會議上作說明,有效傳導工作壓力,督促推動工作落實。
建立考評激勵機制,引導激勵擔當作為。實行動態量化精準考核,對全市中心工作、重點工作、難點工作、攻堅工作、開創性工作等,視完成效果設置加分項和減分項,切實發揮好考核指揮棒作用。完善干部考核評價機制,強化考核結果分析運用,作為干部選拔任用、評先獎優的重要依據。搭建工作擂臺,對經濟運行、招商引資、項目建設、鄉村振興、城市建設、污染防治等重點工作開展成效比拼,對工作出色、成績突出的單位和干部,大力通報表彰,視情況提拔重用,引導和激勵廣大黨員干部對標先進、奮發作為,更好地履職盡責、擔當奉獻。
建立追責問責機制,切實推動履職盡責。進一步健全完善懲處問責機制,做到有責必問、問責必嚴,以責任追究倒逼責任落實。各級黨委(黨組)要堅持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要履行好監督執紀問責的職責,對工作不力、表現落后的公開約談、亮相曝光;對問題突出、失職失責、造成嚴重后果的,依規依紀嚴肅追責問責。認真落實“三個區分開來”要求,健全完善激勵機制和容錯糾錯機制,準確把握干部失誤錯誤的性質和影響,旗幟鮮明為勇于擔當、踏實做事的干部撐腰鼓勁。(記者霍文龍 孟維侖 通訊員李永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