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據央視新聞5月18日消息,神舟十五號航天員六個月的太空出差已經接近尾聲,本月10日,天舟六號貨運飛船已經發射并對接空間站組合體。根據中國載人航天官網公布的2023年度載人航天任務基本情況,就在本月,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也將發射。屆時,神十五和神十六兩個乘組六名航天員將會師空間站,也將是中國空間站第二次兩個乘組在軌交接。
還記得半年前,2022年11月30日,中國空間站實現首次“太空會師”——在載人飛船與空間站組合體成功實現自主快速交會對接后,神舟十五號航天員乘組從飛船返回艙進入軌道艙。翹盼已久的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順利打開“家門”,熱情歡迎遠道而來的親人入駐“天宮”。隨后,“勝利會師”的兩個航天員乘組,一起在中國人自己的“太空家園”里留下了一張足以載入史冊的太空合影。
中國空間站實現首次“太空會師”圖據新華社
隨著中國空間站正式進入常態化運營模式,在軌交接也將成為中國空間站主要的任務交接模式,這相較于地面交接更加安全可靠。根據2023年中國載人航天“任務清單”,本月發射神舟十六號之后,還要在10月發射神舟十七號。屆時,神十六與神十七乘組也將會師空間站,我們的“太空之家”繼續遨游蒼穹,不斷探索星辰大海。
據悉,接下去的兩次載人飛行任務中各有3名航天員執行。任務期間,將實施航天員出艙活動和貨物氣閘艙出艙任務,開展空間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開展平臺管理常規工作、航天員保障相關工作以及科普教育等活動。這期間,有一個特別值得關注的焦點,那就是第三批中國航天員將登上空間站的舞臺,神舟十六和十七乘組的航天員將首次出現飛行工程師與載荷專家這兩類人員。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介紹,為滿足我國空間站工程任務需要,第三批預備航天員在航天駕駛員基礎上,增加了航天飛行工程師和載荷專家兩個類別。航天駕駛員和航天飛行工程師主要負責直接操縱、管理航天器,以及開展相關技術試驗。載荷專家主要負責空間科學實驗載荷的在軌操作。航天駕駛員在空軍現役飛行員中選拔,航天飛行工程師在從事航空航天工程及相關領域專業的工程技術人員中選拔,載荷專家在載人航天工程空間科學研究及應用領域的科研人員中選拔。
中國航天員團隊中的“新鮮面孔”都有誰?這令我們充滿了期待。
除載人航天工程外,今年我國其他航天活動也繼續維持高位運行,全年計劃實施近70次發射任務,發射200余個航天器,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累計發射次數將突破500次,有望再次刷新紀錄。全面推進探月工程四期和行星探測工程,開展嫦娥七號、天問二號等型號研制;發射多顆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科研衛星和業務衛星;完成長征六號丙運載火箭首飛,進一步完善長征火箭型譜……中國航天將朝著高質量、高效率、高效益發展新征程邁進,中國人探索太空的腳步將邁得更穩更遠。
來源:潮新聞
編輯:田媛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