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核心觀點: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風起云涌之際,中國企業敢創新、勇突破,在硬件、軟件方面取得積極進展,令人鼓舞,提振了經濟發展信心,也讓世界看到了中國科技創新的無限潛能。
科技改變生活。這兩天,有人定鬧鐘搶能衛星通話的華為Mate 60,有人深夜坐等“文心一言”上線,率先體驗與AI對話。
新產品推出,各界眾說紛紜,但放眼輿論場,主流態度是歡迎和支持的。特別是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風起云涌之際,中國企業敢創新、勇突破,在硬件、軟件方面取得積極進展,令人鼓舞,提振了經濟發展信心,也讓世界看到了中國科技創新的無限潛能。
今年以來,生成式人工智能站上風口,展示了人工智能定義社會、改變社會的可能性,加速推動產業升級和經濟增長。不過,AI應用越來越懂人、越來越像人的同時,也帶來了虛假信息衍生、模型算法偏見等問題。推動新一代人工智能健康發展,要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以包容審慎的態度進行引導和規范。
一方面,要鼓勵創新,不妨多給勇于攻堅克難、追求卓越的中國企業一些耐心。技術創新進步,從來都是一個不斷優化迭代的過程。ChatGPT出道伊始,也經歷過“小白”的階段,直到今天,仍時常“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可以想見,在我國超大規模市場、龐大用戶基數的支持下,生成式AI的應用場景將無比豐富,但不可避免地也會產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問題。支持創新、鼓勵試錯,營造寬容的氛圍,以不斷發現的產品不足,倒逼其不斷完善,從而賦能千行百業。
另一方面,規范引導結合有效監管,并促使科技不斷向善,不可或缺。事實上,從發布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原則,到制定數據安全法,再到實施《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管理暫行辦法》,一項項舉措都旨在確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對企業來說,在合規中健康運行,也將大有作為。
文心一言是國內首個合規上線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產品,與它同一批獲批上線的還有其他7家企業、機構的大模型。技術的厚積薄發,迎來人工智能的“中國時刻”,之后生活會發生什么樣的改變?或許再過三五年,我們能給出更準確的答案。但今天就可以肯定的是,它們帶來的產業變革將超乎想象。科技改變未來,對此,我們充滿期待。
(文章來源:中國經濟網)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