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治富家族實際控制的A股公司富臨精工(300432.SZ)出名了。
原本籍籍無名的富臨精工突然出名,源于其股權激勵。根據預案,公司擬向154名核心人員授予1500萬股股票,授予價格為4.64元/股,遠低于目前接近9元/股的股價。
備受質疑之處在于,在對授予對象進行考核時,富臨精工采取業績和市值二選其一的方式進行。其中,第一年,任意連續20個交易日收盤市值的平均數達到120億元。目前,公司市值60億元左右。這意味著,市值翻倍就可達標。眾所周知,二級市場的股價波動受多方面因素影響,甚至存在被操縱。因此,富臨精工的股權激勵存在變相拉抬股價的嫌疑。
富臨精工主營業務為汽車發動機精密零部件的研發、生產及銷售,2015年3月19日在創業板掛牌上市。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上市6年來,富臨精工的經營整體上欠佳。wind數據顯示,2015年至2020年,公司實現的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簡稱凈利潤)累計數為虧損約7億元。2016年7月份以來,公司后復權后的股價累計跌幅已經超過60%。
備受質疑的股權激勵方案
富臨精工首次推出的股權激勵方案就遭到了市場廣泛質疑。
4月26日晚,富臨精工拋出一份2021年限制性股權激勵計劃(草案)(以下簡稱激勵計劃),這是公司上市以來拋出的首份股權激勵計劃。激勵計劃顯示,公司擬授予激勵對象的限制性股票數量為1500萬股,占公告日公司股本總額7.39億股的2.03%。其中,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總數為1400萬股,占擬授出股票總數的93.33%,預留100萬股。
本激勵計劃擬授予的股票分為兩類,第一類限制性股票435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0.59%。一類限制性股票為一次性授予,無預留權益。第二類限制性股票1065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44%。其中,首次授予的第二類限制性股票為965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31%,預留的第二類限制性股票為100萬股。
激勵計劃首次授予的激勵對象共計154人,包括公司(含子公司)任職的董事、高級管理人員、中層管理及核心骨干人員。不含富臨精工獨立董事、監事、外籍員工和單獨或合計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東或實際控制人及其配偶、父母、子女。
雖然授予股票分為兩類,但授予價格相同,均為4.64元/股,授予股票在授予上市日起滿12個月后分三期解除限售,每期解除限售的比例分別為30%、30%、40%。
上述內容并沒有特別之處,關鍵在于解除限售安排、業績考核目標。
激勵計劃顯示,2021年至2023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不低于26億元、46億元、68億元,且對應的凈利潤同比增長率不低于20%。2020年,公司實現的營業收入為18.45億元。以此計算,2021年的營業收入考核目標增長率40.92%,2022年、2023年的增長率分別為76.92%、47.83%。
對比以往經營業績增速,業績考核目標稍高,能否實現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然而,富臨精工還配備了一個二選一的考核方案。即2021年至2023年,任意連續20個交易日收盤市值的算數平均數分別達到120億元、160億元、200億元。目前,富臨精工的市值在60億元左右,第一年考核,市值需要翻倍。在業績與市值方面,只要有一項達標就算是通過考核。
長江商報記者梳理發現,近年來,A股公司中,采用市值指標作為解除限售條件之的公司鳳毛麟角。
顯然,二級市場上,公司股價波動受到影響的因素較多,除了基本面外,還與A股市場環境、公司所在行業形勢等有關,尤其是股價還可能被認為操縱,因此,股價并不能在短時間內反映一家公司真正的基本面。當然,如果一家公司經營穩定、預期穩定,股價波動不會太大。
富臨精工的股價走勢如何呢?2015年上市時,首發價格為13.97元/股。此時,恰逢A股處于牛市行情下,當年6月24日,股價最高達120.50元/股。當年9月,公司實施了送轉股。到2016年7月6日,受并購等因素刺激,后復權后,股價最高達138.78元/股。但這是迄今為止的巔峰,隨即不斷回落。至今年4月28日,后復權的股價為48.61元/股,較巔峰時股價下跌約64.97%。
市場質疑,富臨精工存在借股權激勵計劃進行變相拉抬股價的嫌疑。
交易所也針對富臨精工的股權激勵計劃下發了關注函,要求公司說明選擇市值指標作為條件之一的合理性和合規性、科學性,能否起到激勵作用,市值指標是否易被操縱、是否存在變相拉抬公司股價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