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近日從東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獲悉,東莞市近日印發了《東莞市關于推動工業企業開展新一輪技術改造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措施”)。記者梳理《措施》了解到,東莞市將在2023-2025年,統籌財政資金不少于30億元,引導和鼓勵3000家以上工業企業開展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的技術改造。
單個項目最高資助1000萬元
【資料圖】
《措施》明確,在2023-2025年,東莞市每年將推動1000家以上工業企業開展技術改造,支持東莞市工業企業引進和購置先進生產設備,對符合條件的投資500萬元以上的技術改造項目,按新設備購置額不超過10%的比例予以資助,單個項目最高資助1000萬元。
東莞市還將支持工業企業開展“智改數轉”。具體來看,東莞市將全面推進規上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完善華為、SAP 兩大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賦能中心,建設東莞市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公共服務平臺,遴選一批低成本、快部署、易運維的產品和服務列入平臺數字超市,為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軟硬件精準服務。同時,東莞市還將建設一批燈塔工廠、5G全鏈接工廠、智能工廠,最高資助1000萬元,對經認定的智能車間項目,最高資助500萬元。
在支持工業企業開展綠色化技術改造方面,東莞市將重點鼓勵電力、有色、建材、石化、化工、紡織印染、造紙、糧油等領域開展節能降碳改造。在開展高質量技術改造的基礎上,東莞市支持企業開展工業固體廢物資源綜合利用改造,將對符合條件的項目按新設備購置額的一定比例予以資助。
支持重點產業鏈“鏈主”企業技術改造
根據《措施》,東莞市制定了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智能移動終端產業鏈、半導體及集成電路產業鏈、智能機器人產業鏈、儲能產業鏈、電動自行車產業鏈、生物醫藥及高端醫療器械產業鏈、預制菜產業鏈、國產基礎軟件生態產業鏈企業清單,將對清單內企業開展的技術改造項目,資助比例從原來的不超過10%提高至不超過12%,單個項目最高資助1000萬元。同時,東莞市還將支持重點產業鏈“鏈主”企業技術改造,對重點產業鏈“鏈主”的企業,資助比例從原來的不超過10%提高至不超過14%,單個項目最高資助1000萬元。
在傳統優勢企業技術改造上,東莞市將在食品飲料、紡織服裝產業集群核心區設立技術改造項目,對投資100萬-500萬元的生產企業技術改造項目,按新設備購置額不超過 10%的比例予以補充資助,單個項目最高資助50萬元。
與此同時,東莞市還在“專精特新”企業技術改造上加大支持力度,支持全市“專精特新”企業購買使用自動化生產設備,進一步優化工藝技術流程,對符合條件的投資100萬元以上的技術改造項目,按新設備購置額不超過20%的比例予以資助,單個項目最高資助100萬元。
《措施》同時鼓勵金融資本支持技術改造,東莞市將開展“數字貸”“技改貸”,通過貸款貼息、風險補償、實施融資租賃補貼等方式支持企業進行技術改造。
對為實施技術改造項目使用直接融資租賃方式購買設備的工業企業,按不超過融資租賃合同融資額5%的比例給予一年期貼息,單個企業每年列入貼息的融資額不少于500萬元且不高于1500萬元,年貼息金額最高75萬元且不超過企業實際發生利息。
此外,東莞市還將全力支持本土優質企業增資擴產,將按投資額不超過5%的比例予以資助,單個項目最高資助1000萬元,推動增資擴產項目盡快投產達效。
文、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李洪寶 王俊偉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 | 詹錫偉
校對 | 周勇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