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相關資料圖)
現在的PP基本就如同溫水煮青蛙一般,一點點麻木,又看不到任何希望。成本端因為油價的快速下行,利潤修復明顯,再也無法像今年2、3季度那樣為PP帶來成本端的支撐;供應端,近兩周先有海外石化2期的30萬噸裝置投產,后又有中景石化2期的120萬噸裝置全線順利投產,年底還要面對廣西鴻誼、海南煉化、廣東石化等多套裝置的投產,供應壓力越來越大。原油和新產能一點點“拱火”,PP就如同泡在溫水里的青蛙一般,先是困而不自知,等到后知后覺時卻早已麻木到無能為力,只能無奈地等待著厄運到來。
1
成本坍塌
原油近期呈下行走勢,在海外加息背景下,歐美經濟的衰退風險也在加劇,需求端的利空在逐漸顯現,近期EIA庫存里美國成品油庫存大幅累庫,偏弱的需求現實和預期下,油價恐還有進一步下行的風險,不排除有進一步破70的可能。人民幣匯率則在國內疫情防控政策優化等政策相繼出臺以及美聯儲加息預期開始轉向等因素影響下逐步回升。對于PP而言,最直接的影響就是整體的成本中樞也隨著油價的坍塌和人民幣的升值在逐步下行。
以當下的布倫特油價和人民幣匯率來計算,PP的油制加工利潤已經扭虧為盈,這也是自俄烏沖突爆發以來,PP油制加工利潤首次轉正。這也間接透露出這個冬天全球并不缺能源,需求收縮也已經替代了供給沖擊,成為影響工業品價格走勢更為核心的因素。PP本身就是逐漸過剩的產品,成本端又在坍塌,隨著油價的下行,PP的上邊際也將跟隨逐步下移,未來打沒上游利潤和進口利潤將是多空持續博弈的臨界點。PP向下趨勢難逆,只是看原油能帶來多大的空間而已。
圖1 PP油制加工利潤
數據來源:鋼聯、中糧期貨研究院
2
供給困境
聚丙烯當下及未來均處于高速擴張的狀態,12月8日,中景石化的120萬噸2期聚丙烯裝置正式投產,之前在11月底,海偉石化2期的30萬噸裝置也一次性開車成功,12月下旬還要面臨廣東石化、海南煉化、廣西華誼等多套裝置的投產。根據已知的一些投產計劃來看,PP未來2年將持續處于產能快速擴張的階段,到2024年前還有接近1800萬噸的新產能待投,明年的新產能也有近千萬噸,供給壓力不可謂不大,國內PP全面過剩的狀態預計很快就會出現。
從現實端的供應去看,眼下聚丙烯的供應和總庫存還是居于高位,周產量維持在60萬噸上下,上中游總庫存也在70萬噸以上始終無法有效出清,在如此大的供應壓力下,PP能有向上的趨勢幾乎不可能。也能明顯看到近期時不時的大宗商品上漲行情,PP幾乎無緣,甚至是會出現格格不入的向下回調。面對如此天量的新增產能和搖搖欲墜的能源成本,當下沒有哪個多頭敢輕易押注聚丙烯,也沒有哪個空頭會白白放過聚丙烯,未來的聚丙烯價格走勢,也注定如溫水煮青蛙般,困局已定,日暮途窮。
圖2 PP總庫存
數據來源:鋼聯、中糧期貨研究院整理
(文章來源:中糧期貨)
關鍵詞: 萬噸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