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星期二),今日報刊頭條主要內容精華如下:
【資料圖】
中國證券報
“加油減負”出實招 銀行信貸精準支持穩經濟
在各地緊鑼密鼓地推進重大項目開工建設之際,銀行信貸也在不斷為實體經濟發展“加油減負”出實招。專家表示,為助力擴內需、穩經濟,基建、小微、房地產等領域信貸投放將持續發力,消費信貸有望迎來擴張。
兩部門明確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減免政策
財政部、稅務總局1月9日發布的《關于明確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減免增值稅等政策的公告》提出,自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對月銷售額10萬元以下(含本數)的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免征增值稅。
常態化退市時代悄然來臨 “三個一批”推動滬市公司優勝劣汰
近年來,滬市上市公司通過“退市一批、重整一批、重組一批”的方式化解或出清風險。2022年共有24家滬市上市公司通過各類方式實現出清,較2021年增逾七成,其中財務類強制退市17家,重大違法類強制退市1家,重組、主動退市等多元化退市6家。
鼓勵發展多種技術路線 儲能行業再迎政策利好
儲能行業再度迎來政策利好。近日,國家能源局就《新型電力系統發展藍皮書(征求意見稿)》(簡稱《藍皮書》)公開征求意見?!端{皮書》提出,要實現電力系統形態逐步由“源網荷”三要素向“源網荷儲”四要素轉變,儲能將成為新型電力系統的第四大要素。
上海證券報
今年經濟工作如何發力 部委會議劇透四大主線
近期,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科技部、人民銀行等部委相繼召開年度會議,部署2023年重點工作。從各部委工作部署看,今年經濟政策重點將圍繞擴內需促消費、保糧食能源和重要產業鏈安全、科技創新、提振市場信心等四條主線發力。
人民銀行上??偛浚褐С謱嶓w經濟企穩向好 推動上海樓市健康發展
在支持實體經濟企穩向好方面,會議要求,精準有力執行好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繼續發揮好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牽引帶動作用。繼續做好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和開發性政策性銀行信貸額度的項目對接工作。推動上海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完善跨境人民幣金融服務。加強企業匯率風險中性宣傳。
政策暖風頻吹 種業龍頭蓄勢待發
多位種業專家及行業人士認為,2023年,在種業振興政策和行業周期景氣度的加持下,隨著轉基因商業化的有序推進,種業龍頭企業憑借強大的科研和資金實力,通過內生性增長和外延式擴張,有望進一步做大做強。
“資本+應用”雙輪驅動 鈣鈦礦電池產業化有望提速
資本助力、傳統晶硅巨頭關注,鈣鈦礦產業化提速。在本次論壇上,多位嘉賓介紹,鈣鈦礦電池頭部公司正向著轉化效率18%的第一個產業化目標邁進,時間節點就卡在2023年或2024年。同時,疊層電池多技術路線也在并進,實驗室轉化效率已超越晶硅,正透露著產業化的灼灼銳氣。
證券時報
人民幣匯率升破6.8 全年雙向波動將是常態
近期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走強,主要受中國經濟快速恢復、跨境資本大幅流入以及季節性結售匯因素的疊加推動。自去年11月以來人民幣匯率實現大幅反彈,當前已升破6.8關口回歸至去年8月前的水平。從中長期看,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的走勢大概率將保持雙向波動,但總體上將持續走強。
淡季需求偏弱 碳酸鋰噸價降至50萬元關口
相對供給端,需求端企業的季節修整和短期對后市的觀望態度,是導致鋰鹽價格短期較大幅度回落的關鍵因素。目前,業內普遍看好鋰鹽價格在節后企穩。不過放眼中期,業內對鋰鹽價格走勢的分歧較大,關鍵的觀察點在于今年下半年鋰礦產能的釋放情況。
超70家上市公司變更審計機構 背后原因及合理性引關注
歲末年初,在2022年年報披露即將拉開帷幕前夕,已有超70家上市公司宣布變更審計機構。監管層高度重視這一現象,多家公司因此收到問詢函,變更原因、原審計機構是否有異議、新聘會計師事務所資質等問題是焦點所在。
2022年集合信托成立規模降逾兩成 房地產信托待回暖
2022年全年集合信托產品累計成立32178款,同比增加0.98%;成立規模13093.91億元,同比下滑24.97%。記者注意到,融資類業務規模的持續壓降,使得2022年集合信托市場出現顯著轉變——非標信托產品比重下滑,標品信托產品比重上升,集合信托產品的發行規模和成立規模也出現了明顯下滑。
證券日報
五大首席前瞻:今年國內物價走勢延續溫和狀態
1月12日,國家統計局將發布2022年12月份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和PPI(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數據。大多數首席預計,2022年12月份,CPI同比或小幅上漲,PPI跌幅有所收窄。展望2023年,在消費復蘇拉動下,通脹水平會持續回升,CPI增長中樞或高于去年,但增長趨勢或較為溫和。
黃金期現價格同步走高 消費者購金熱情不減
隨著春節假期的臨近,黃金消費再次升溫。記者綜合多家金店的當日黃金價格報價、優惠力度以及金飾工費加總計算后發現,目前,克重類黃金飾品單價約在450元/克以上。而這一價格水平較去年同期高出50元/克左右。
政策引導使用未利用地建設光伏項目 加速企業“光伏+”進程
為積極穩妥地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是一個重要方面。從目前大基地項目建設情況來看,體現了新型能源體系的落地,新項目多采用互補模式建設,如風電與光伏的能源互補、光伏與儲能、制氫結合等,以及光伏和其他產業的協同。
7部新片角逐春節檔 客流回升票房有望加速回暖
燈塔專業版數據顯示,近一周,《深?!贰督粨Q人生》《中國乒乓之絕地反擊》等多部影片“官宣”定檔2023年大年初一。截至2023年1月9日,春節檔新片增至7部,涵蓋科幻、喜劇、動畫、體育主旋律等多個題材。
人民日報
提高國企核心競爭力 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 切實落實“兩個毫不動搖”
“兩個毫不動搖”,即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新的一年,國資國企改革如何進一步向縱深推進?鼓勵支持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發展壯大有哪些進一步舉措?今年重點工作應該怎樣發力?記者采訪了相關部門負責人和專家學者。
21世紀經濟報道
銀行“開門紅”:大額存單火爆 凈息差仍承壓
多家理財經理向記者反映,去年以來,存款利率多次下調,整體來看,存款利率下降的趨勢仍將持續,銀行高息攬儲的營銷手段失靈。不過,存款利率回調趨勢下,現在不存未來利率只會更低,并且經歷了銀行理財去年破凈的洗禮,客戶還是偏向將大部分資產放入更為穩妥的存款,拉存款壓力相對并不大。
市場劇烈震蕩 面板產業何時復蘇?
2022年,面板行業經歷了歷史性起伏。終端需求出乎意料的低迷、面板價格急劇的下滑,都為行業帶來寒意。不過,目前業內的共識是,2023年下半年需求有望逐步回暖,2024年將進入復蘇階段。而2023年上半年仍是處于淡季,廠商們的舉措也趨于保守謹慎,更重視經營持續性和實際盈利狀況。
第一財經
國家衛健委明確救治重點:做好診療關口前移和重癥患者救治
國家衛生健康委會同國家中醫藥局日前發布《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診療方案(試行第十版)》。與2022年3月15日推出的第九版新冠診療試行方案相比,最新版診療方案進一步強調關口前移,同時對重癥、危重病例的診斷標準和預警指標,住院患者出院要求等做出調整。
2023年壓力不小 房企到期債務逼近萬億大關
據中指研究院最新數據,2023年房企償債壓力較大,年內房企到期信用債及海外債合計9579.6億元,相比上年多700億元,房企償債規模有增無減,其中信用債占比65.9%,海外債占比34.1%。但值得注意的是,行業融資已開始出現回暖趨勢。
經濟參考報
提升新基建水平 促進數字經濟發展
中國社會科學院技術創新與戰略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李富強表示,推動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可以充分發揮數字經濟的倍增效應。智慧能源、智慧交通、智能建造、工業互聯、智慧社區、智慧農業等重點領域的轉型實踐和數字生態的營造,為推動經濟社會全面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全新的探索。
開年北向資金凈流入近300億元 外資機構普遍看多中國資產
伴隨著中國經濟的復蘇預期不斷增強、人民幣匯率的持續回升與A股市場的強勢表現,海外“真金白銀”正在加速流向中國資產。數據顯示,2023年以來北向資金已持續凈買入近300億元。與此同時,投資中國股票的海外ETF也迎來了資金的大幅流入,包括消費、互聯網等行業在內的多只中國企業股票獲得外資加倉。
(文章來源:東方財富研究中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