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近期有色金屬整體表現不俗,滬錫主力合約今日(1月11日)更是大漲近4%,領漲國內期貨品種。主因還是宏觀樂觀預期所帶動,作為全球經濟風向標的銅近幾日的表現也印證著這種預期。足見2023年宏觀因素對有色金屬影響權重依然較大。
2023年普遍預期中美經濟周期走向不同,美國進入衰退,中國走向復蘇,但不同的走向程度又會有多種組合。而當下交易的正是比較樂觀的組合,美國軟著陸,中國強復蘇。上周公布了美國非農數據,新增就業人數高于預期,并且平均時薪大幅下調,這正是美聯儲樂意看到的,通脹粘性數據回落,勞動力市場依然強勁,經濟軟著陸預期增加,關注周四的美國通脹數據,看能否進一步驗證。國內預期很樂觀,目前有投行已經上調中國GDP增速,原因是疫情好于預期,消費或更早提振經濟。雖然12月經濟數據環比均回落,但市場認為已筑底接下來要回升,特別是在政策強預期下。短期這種樂觀預期還無法證偽。
供需基本面上,目前錫礦加工費持續走低,云南地區40%加工費16000元/噸,廣西、湖南、江西60%加工費12000元/噸,顯示礦端有收緊跡象。在低加工費及疫情擾動影響下,12月份國內精煉錫產量為15905噸,較11月份環比減少1.82%,1~12月累計產量同比微幅增加0.42%。1月份部分冶煉廠因放假停產已下調預期產量,預計較12月環比明顯回落。據相關機構統計,焊錫企業12月開工率82.2%,月環比上漲0.9%,受元旦與春節節前備貨帶動,開工率有所回升,但1月焊錫企業開工率受假期因素影響將環比大幅下降。上周LME錫庫存較前一周增加40噸至3030噸,上期所錫庫存增加240噸至5722噸。社會庫存6708噸,同比增長109.43%。兩大交易所總庫存為8752噸。庫存總體處于低位回升態勢,隨著下游節前備貨采購完成,預計轉為累庫趨勢。隨著庫存的增加,現貨疲弱,處于貼水狀態。
綜上,目前宏觀情緒主導市場,供需雙弱的現實格局,但消費預期好轉,再加之2023年礦端供應有緩解,2022年的弱勢格局或將轉變。但節后還是要緊跟需求高頻數據已檢驗需求成色,目前需關注累庫幅度以及宏觀預期的可能變化。
(文章來源:一德期貨)
關鍵詞: 有色金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