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近期美國硅谷銀行的閃崩成為美國激進加息的惡果顯現,宏觀風險釋放帶動油價大幅下挫,跌破整理區間下沿,形成新的一輪下行趨勢,宏觀風險引發的成本塌陷,加之基本面的疲弱,多重利空因素共振,加速了聚烯烴下跌的趨勢。
聚乙烯市場,供應端來看,檢修增量難抵新增產能釋放。一季度聚乙烯檢修損失量略高于2022年同期水平。但廣東石化、海南煉化和山東勁海化工新裝置已投產,新投裝置年產能共計220萬噸,產能逐漸釋放,按照百分之百的負荷,月均產量增加18萬噸,新裝置如果按照50%負荷計算,每個月也有9萬噸新增產量,對于檢修損失量是一個很大的沖抵,整體來看,國產供應增加預期明顯。從需求方面來看,包裝膜企業開工提升多數穩定,受PE熱收縮膜、纏繞膜等工業膜類訂單支撐,開工仍有提升空間,但其他包裝市場交易偏淡,終端按需采購,開工提升有限。棚膜需求淡季,訂單跟進不足,開工有限。地膜生產旺季,但社會面訂單跟進有限,部分企業仍以生產招標訂單為主。并且旺季在4月以后會陸續減弱。
聚丙烯方面,2月下旬,隨著廣東石化、海南乙烯、弘潤石化145萬噸的新增擴能,疊加前期檢修裝置的重啟,使得聚丙烯產量大幅上升,供應端壓力加大。但是,終端需求持續弱勢,企業開工多維持低位。成品庫存緩慢消化,且出口來看,海外訂單減少,工廠采購意愿減弱。工廠面臨成品庫存壓力和訂單壓力,資源的流轉速度緩慢,導致庫存流轉速度難以提升,聚丙烯生產企業庫存壓力較大。聚丙烯和聚乙烯相比起來,聚丙烯投產壓力更大,來自于兩個層面,一是總量的投產計劃較多,另外一方面聚乙烯分品種投產進度大有不同,因此結構上的差異也很大。總體來看,聚丙烯和塑料期貨價差長期來看存在繼續走闊的預期。
PVC是三個品種中走勢最弱的,處于熊市格局。PVC開工率去年10月份以后處于上升通道,盡管4月份以后通常檢修會有所增加,但一般春檢力度會低于秋檢力度,因此,如果不是因為利潤下滑導致開工意愿下滑,則上半年PVC整體開工會維持在相對偏高的水平,且一季度有新增產能釋放,產量呈增長態勢。然而,需求端的疲弱局面并沒有實質改善,地產復蘇仍需時間,關鍵性數據并未出現好轉。目前華東華南主要倉庫庫存維持在高位,沒有進入去庫周期,庫存拐點未現,價格也很難迎來價格拐點。
聚烯烴三個品種強弱關系來看,由弱到強依次是PVC、PP、LLDPE.PVC跌幅最深,下游需求相對集中于地產行業,在地產沒有實質向好的情況下,PVC弱勢局面很難改善。另外供應端的新增產能釋放加劇了PVC供需基本面的壓力。聚丙烯的壓力主要來自于供應端新增產能釋放壓力較大,之前延遲的產能釋放,疊加之后預期投產的產能,投放壓力是三個品種中最大的。塑料投產壓力相對來說不大,需求面雖然拉動有限,但季節性需求較為明顯,且需求基數龐大,剛性支撐相對較強。不過4月份以后地膜需求旺季陸續結束,近期來看下游開工提升有限,且面臨旺季結束之后的開工下滑局面。整體來看,近期三個品種供需基本面矛盾較為突出,加之宏觀風險釋放,加劇了價格的跌勢,波動性風險加劇。從供需基本面來看空頭格局延續,宏觀風險對下行節奏和深度或有一定影響,操作上在空頭格局思路指導下把握節奏以及從強弱關系中尋找品種間存在對沖機會。
(文章來源:國投安信期貨)
關鍵詞: